1. 利率和匯率是什麼意思,謝謝
利率是銀行利息,匯率是兩國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2. 匯率和利率的差別是什麼
1、概念不同
匯率又稱外匯利率,外匯匯率或外匯行市,指的是兩種貨幣之間兌換的比率,亦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具體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
利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與借貸資金額即本金的比率。利率是決定企業資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企業籌資、投資的決定性因素,對金融環境的研究必須注意利率現狀及其變動趨勢。
2、作用不同
利率是決定企業資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企業籌資、投資的決定性因素,對金融環境的研究必須注意利率現狀及其變動趨勢。
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3、影響因素不同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利息仍作為平均利潤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潤率決定的,即利率的高低首先取決於社會平均利潤率的高低。根據中國經濟發展現狀與改革實踐,這種制約作用可以概括為:利率的總水平要適應大多數企業的負擔能力。
匯率對進出口的影響:匯率上升(直接標價法),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外匯匯率上漲,本幣匯率下跌)。
3. 匯率和利率的關系是什麼
利率與匯率的原理是基於利率平價理論。資本是逐利的,利差會帶來跨境資本流動,而資本的利差套利活動會改變貨幣供需,而貨幣的供需則會改變匯率。
比如兩個國家貨幣分別是A和B,兌換比例是1:2。再假設A貨幣所在國利率為2%,B貨幣所在國利率為4%。
借入A貨幣100單位,兌換成200單位的B貨幣,然後存在B國,1年後獲得208單位的B,然後再兌換回A貨幣,獲得104單位的A,歸還102單位後,凈賺2單位的A。
(3)利率匯率是多少擴展閱讀:
匯率變動通過影響國內物價水平、影響短期資本流動而間接地對利率產生影響。首先,當一國貨幣匯率下降時,有利於促進出口、限制進口,進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動一般物價水平上升,引起國內物價水平的上升,從而導致實際利率下降。
這種狀況有利於債務人、不利於債權人,從而造成借貸資本供求失衡,最終導致名義利率的上升。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升,對利率的影響正好與上述情況相反。
其次,當一國貨幣匯率下降之後,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往往使人們產生該國貨幣匯率進一步下降的預期,在本幣貶值預期的作用之下,引起短期資本外逃,國內資金供應的減少將推動本幣利率的上升。
4. 利率和匯率是什麼關系
利率是國家調控自己市場經濟的一種工具,而匯率是各個國家之間貨幣兌換的比例。如果中國提升利率,外國如果不提升利率,就會使外國的熱錢流入中國,造成中國物價的高漲,一旦中國降低利率,那麼外國熱錢就會流走,造成中國經濟的低迷發展。有一定聯系,但是是兩種概念。
5. 利率與匯率的關系
匯率和利率的區別:
1、匯率又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
2、利率政策是一個國家貨幣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貨幣政策得以實施的主要手段之一:
(1)利率又稱利息率,利率表示一定時期內利息量與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計算則稱為年利率。
(2)利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錢所支付的代價,亦是放款人延遲其消費,借給借款人所獲得的回報。
(3)利率通常以一年期利息與本金的百分比計算。利率是調節貨幣政策的重要工具,亦用以控制例如投資、通貨膨脹及失業率等,繼而影響經濟增長。
利率與匯率的高低,能反映一國宏觀經濟運行的基本狀況,利率與匯率的變動,又將影響所有宏觀經濟變數如國民生產總值、物價水平、就業水平、國際收支、經濟增長率等等。
利率與匯率作為重要的經濟杠桿,對宏觀經濟運行與微觀經濟活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調節作用。因此,利率與匯率的變動是判斷一國宏觀經濟形勢的主要依據之一,利率與匯率的走勢分析是宏觀經濟形勢預測的主要手段。
6. 利率、匯率的關系
有3種方法:
1 控制資本入境 好處是可以保留對利率和匯率政策的自主性, 缺點是在當今全球化趨勢下, 基本不可能嚴格執行。 中國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熱錢照樣進來。
2 外匯入境後本幣供應增加, 央行再通過發行國庫券把多餘的本幣流動性吸回來。 這樣保持市場上本幣總量不增加。 缺點是央行需要支付較高的本幣國庫券利息, 而從外幣投資(比如購買美國國庫券)中只能獲得較低的收入。 久而久之, 隨著金額越來越大, 每年可以造成巨大的損失。最後必然崩潰。
3 快速猛烈地讓本國貨幣升值,一步到位 比如人民幣升到5, 甚至4, 這樣一來外國熱錢進入中國市場的成本就大增, 而且對人民幣將來繼續升值的預期基本消失。 這樣也可以控制進口商品相關的通脹。 不同大幅加息。 缺點就是對出口是毀滅性打擊。
所以以上這3個方法雖然理論上可行, 但實際中很難執行。 不少國家3者結合著使用。。。
7. 利率的利率與匯率
利率政策通過影響經常項目對匯率產生影響。當利率上升時,信用緊縮,貸款減少,投資和消費減少,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進口,促進出口,減少外匯需求,增加外匯供給,促使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匯率上升。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信用擴張,貨幣供應量(M2)增加,刺激投資和消費,促使物價上漲,不利於出口,有利於進口。
匯率變動對利率的影響也是間接地作用,即通過影響國內物價水平、影響短期資本流動而間接地對利率產生影響。
8. 利率和匯率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1)利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與借貸資金額即本金的比率。
(2)匯率(又稱外匯利率,外匯匯率或外匯行市)兩種貨幣之間兌換的比率,亦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
2、作用不同:
(1)利率是決定企業資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企業籌資、投資的決定性因素,對金融環境的研究必須注意利率現狀及其變動趨勢。
(2)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3、決定性因素不同:
(1)利率的決定取決於儲蓄供給、投資需要、貨幣供給、貨幣需求四個因素,導致儲蓄投資、貨幣供求變動的因素都將影響到利率水平。
(2)匯率是由外匯市場決定。
4、影響不同:
(1)當利率上升時,信用緊縮,貸款減少,投資和消費減少,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進口,促進出口,減少外匯需求,增加外匯供給,促使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匯率上升。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信用擴張,貨幣供應量增加,刺激投資和消費,促使物價上漲,不利於出口,有利於進口。
(2)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匯率下降,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
9. 利率和匯率是什麼意思
利率,是指借款、存入或借入金額(稱為本金總額)中每個期間到期的利息金額與票面價值的比率。借出或借入金額的總利息取決於本金總額、利率、復利頻率、借出、存入或借入的時間長度。利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錢所支付的代價,亦是放款人延遲其消費,借給借款人所獲得的回報。利率通常以一年期利息與本金的百分比計算。
匯率簡稱為ExRate,亦稱「外匯牌價」、「外匯行市」或「匯價」等。EXRATE是英文的 「Exchange Rate」(匯率)的縮寫。是一種貨幣兌換另一種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種貨幣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