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發外匯工資需繳稅不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發外匯工資需繳稅不

發布時間: 2021-06-02 23:01:27

❶ 我在國外工作,發的是國內工資,如何繳稅

一般來說要看你公司是怎麼個制度,如果公司在國外有注冊那就是按國外的來收,如果沒有,就按國內的收,但是會比同等工資在國內收的所得稅繳要低,這跟你公司財務做帳有關

❷ 發3000元工資要不要繳稅會扣多少

不用繳個稅,現在個稅的起征點為3500元。

❸ 為什麼外匯工資提供勞動合同跟國外的繳稅證明還是不能幫我入賬呢

這個每家銀行的要求和規定也不是太一樣,具體你需要咨詢你的收款銀行看是不是還缺少什麼材料,實在不行可以考慮換一家銀行試試。

❹ 代發工資需繳納增值稅嗎

選擇差額納稅的,按照簡易計稅方法適用5%徵收率的,代發工不需要繳納增值稅。文件依據:
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明確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有關勞務派遣服務、收費公路通行費抵扣。

一般納稅人提供勞務派遣服務,可以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的有關規定,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銷售額,按照一般計稅方法計算繳納增值稅;

也可以選擇差額納稅,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代用工單位支付給勞務派遣員工的工資、福利和為其辦理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後的余額為銷售額,按照簡易計稅方法依5%的徵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

(4)發外匯工資需繳稅不擴展閱讀

增值稅納稅申報時間與主管國稅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是相聯系的。增值稅的納稅期限分別為1日、3日、5日、10日、15日、1個月或者一個季度。

以1個月或者1個季度為一個納稅期的納稅人,自期滿之日起15日內申報納稅;以1日、3日、5日、10日或15日為一個納稅期的納稅人,自期滿之日起5日內預繳稅款,次月1至15日申報並結清上月應納稅款。以一個季度為納稅期限的規定僅適用於小規模納稅人。

增值稅固定業戶向機構所在地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增值稅非固定業戶向銷售地稅務機關申報納稅。

❺ 既然工資5000繳稅,那我5萬工資,公司給我日結,是不是就不需要繳稅了

您好,現在國家個人所得稅納稅已經更改為累計所得納稅,即公司的員工還是每月由公司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年終統一清算,次年3月至6月匯算清繳,多退少補。個人起征點調整為每年6萬,如果您沒有其他的收入需要納稅,應該是不需要繳納的。

❻ 誰知道代發工資需交稅嗎

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工資」是勞動者勞動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勞動者的以下勞動收入不屬於工資范圍:

⑴ 單位支付給勞動者個人的社會福利保險費用,如喪葬撫恤救濟費、生活困難補助費、計劃生育補貼等

⑵ 勞動保護方面的費用,如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工作服、解毒劑、清涼飲料費用等;

⑶ 按規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其他勞動收入,如根據國家規定發放的創造發明獎、國家星火獎、自然科學獎、科學技術進步獎、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中華技能大獎等,以及稿費、講課費、翻譯費等。

《關於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
個人所得稅所謂的起征點,稅法上叫法定扣除額或費用扣除額。比如工資薪金收入,稅法規定法定扣除額是800元;勞務報酬,4000元以下的扣除費用為800元,4000元以上的扣除費用 為20%。現在這個費用水平能不能提高,提高到多少,目前還沒有個人所得稅法提高的信息和將要出台的有關規定。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納稅人取得的薪金收入包括取得的實物,都應該依法交納個人所得稅。

❼ 企業發工資要不要交稅

1、個人所得稅法規定,企業員工的工資薪金,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稅金由所在企業負責從工資中代扣,並繳納給地方稅務局,所以,拿到手的工資是已經扣過稅,即稅後工資了。
2、個人所得稅的徵收涉及很多稅法專業術語。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月薪3500元以下不徵收個人所得稅。2011年6月3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個人所得稅免徵額將從現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

❽ 企業發工資要不要交稅

企業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工資為每人每年960*12=11520
即個人工資超出960元的部分不得在稅前扣除 .

❾ 桂建通平台代發工資超過五千需不需要繳稅

強調沒有完成需要繳費是嗎?這個肯定是要繳費的了,誰要繳稅收?

❿ 請問企業以發工資的形式轉賬需要繳稅嗎

啊,還有這樣操作的啊。為啥不找個會計咨詢一下呢?
你現在的問題,不是發工資交稅的問題,而是偷逃資本金的問題。
企業抽逃資本金是違法行為,違反公司法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