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外匯中基準貨幣和對應貨幣是什麼意思
簡而言之,貨幣報價都是成對出現的,報價貨幣對左邊的叫基準貨幣,右邊的叫對應貨幣。例如EUR/USD=1.2500,其中EUR就是基準貨幣,USD就是報價貨幣,再如USD/JPY=79.37,USD這里就是基準貨幣,JPY就是報價貨幣。
B. 外匯主要貨幣對為什麼是美元不是人民幣
流通率,和黃金直接掛鉤,有價值
C. 外匯中的貨幣對怎麼解釋
貨幣對是兩種外幣的兌換比率,EURUSD,是歐元兌美元的意思,買入盈利的方式,是低買高賣,低價買進目標外匯,等價格高的時候再賣出去。
個人外匯買賣是一種外匯理財產品。很多銀行都有這種業務。可以用電話、網銀等方式交易。
銀行顯示價格有兩個,買入價和賣出價。前者是銀行買入價,後者是銀行賣出價。
例如EURUSD,歐元兌美元交易,假設銀行買入價是1.2110,銀行賣出價是1.2140,那就是說,如果客戶要買歐元,用銀行賣出價,1.2140,客戶要賣歐元,用銀行買入價1.2110,一來一回,客戶虧掉0.0030,所以客戶要等待歐元上漲,等銀行買入價(客戶賣出價)漲過了1.2140才可以賣,中間的差價是銀行的匯兌損益,也就是外匯買賣手續費。
D. 外匯交易中,貨幣對的意思是什麼
外匯交易一般都是兩個國家的貨幣進行兌換,這兩個貨幣就成為貨幣對
E. 外匯里貨幣對有什麼關系嗎
貨幣對是由兩種貨幣組成的外匯交易匯率,由兩個 ISO 代碼加一分隔符表示,例如 GBP/USD ,其中第一個代碼代表 「 基本貨幣 」 ,另一個則是 「 二級貨幣 」 。
外匯交易市場中主流的貨幣對以含美元的貨幣對為主,例如歐元/美元(EUR/USD)、英鎊/美元(GBP/USD)、澳元/美元(AUD/USD)等等。
F. 外匯中的貨幣對是什麼意思
1、貨幣對 :由兩種貨幣組成的外匯交易匯率。 例: EUR/USD。其中EUR稱為基本貨幣,USD稱為二級貨幣。
2、貨幣對組成:
貨幣對由兩個 ISO 代碼加一分隔符表示,例如 GBP/USD ,其中第一個代碼代表 「 基本貨幣 」 ,另一個則是 「 二級貨幣 」 。
最常見的貨幣 市場中交易最為常見的貨幣被稱為「主要貨幣」。 大部分貨幣的買賣相對於美元(USD)進行。 美元(USD)是交易次數最多的貨幣。 其後五種頻繁交易的貨幣是: 歐元(EUR);日元(JPY);英鎊(GBP);瑞士法郎(CHF)和澳大利亞元(AUD)。 這六種主要貨幣的交易占據全球外匯交易市場90%的交易量。
外匯交易市場中主流的貨幣對以含美元的貨幣對為主,例如歐元/美元(EUR/USD)、英鎊/美元(GBP/USD)、澳元/美元(AUD/USD)等等。
G. 外匯中的貨幣對怎麼解釋呢,比如說EURUSD,買入是怎麼盈利的呢,麻煩詳細解釋一下
由於您經常將一種貨幣與另一種貨幣進行比較,外匯是以一對的形式報價的。這在一開始時可能看似混亂,但其實它卻是十分簡單直接的。例如,歐元/美元是1.4022,顯示出1歐元(EUR)約值多少美元(USD)。
貨幣對當中的第一種貨幣是「基礎貨幣」,而第二種貨幣則是「相對貨幣」。當您買入或賣一個貨幣對時,您正對基礎貨幣進行該個行動。例如,假設您於1.4022賣出歐元/美元。若歐元/美元下跌,這表示歐元正在走弱,而美元則正在走強。假設歐元/美元跌至1.3522。在該個情況下,您將會獲取盈利。若它上升至1.4522,您將會招致虧損。因此只需緊記,若您賣出一個貨幣對,下跌是有利的;若您買入一個貨幣對,上升是有利的。
H. 外匯中的貨幣對有哪些
主要外匯貨幣對有以下貨幣:1、美元(USD):是美國的貨幣單位。國際貿易與外匯交易中有80%以上使用美元作為計價貨幣。美元是最活躍的貨幣,在國際貿易和金融中占絕對重要的地位。
2、歐元(EUR):是歐洲貨幣聯盟的統一貨幣。這個聯盟體擁有十幾個成員國以及3億多的人口,具有比美國更高的出國供應能力,因此歐元具備與美元同等的實力。
3
、英鎊(GBP):是英國的貨幣單位。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後,美元取代了英鎊的世界金融霸主地位,現在英鎊變成了居於世界第三位的儲備貨幣。
4、日元(JPY):是日本的貨幣單位。在經貿關繫上,日本的貿易收支順差主要來自美國,而美國的外貿主要得自日本。日元現在仍是亞洲最重要的貨幣。
5、港元(HKD):是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貨幣單位。港元以美元作為港元的基礎和依據,並使二者保持固定的匯率,以聯系匯率體制著稱於世界。
6、瑞士法郎(CHF):是瑞士聯邦的法定貨幣。瑞士是中立國,國內政治經濟局勢穩定,且瑞士銀行是世界上保密性最好的銀行,因此瑞士法郎經常是美元的對手貨幣。
I. 美元對人民幣什麼意思
美元對人民幣就是說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匯率中的「對」的意思就是兌換的意思。
匯率又稱外匯利率,外匯匯率或外匯行市,指的是兩種貨幣之間兌換的比率,亦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具體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
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9)外匯中美元的貨幣對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匯率的標價方式
(1)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
(2)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
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匯率下降;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匯率上升,即外幣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更多資料可以在福匯環球金匯上查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