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貴金屬包括哪些元素,其分析有何特點
貴金屬分析有以下特點:(1)貴金屬在自然界中含量甚微,價格昂貴。因此,對分析測定結果准確度要求較高。(2)貴金屬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都很低,即使富集在某些某些礦床中,其實際含量也不高。除銀(可達1000g/t)外,一般多為0.1~10 g/t或更低,因此,准確測定其含量,需要有高靈敏度的測定方法和特效的分離與富集技術。(3)貴金屬在自然界中多以顆粒狀的自然金屬和合金狀態分布在礦床中,其次以呈類質同象形式分布於某些礦物中。此外,幾中狀態同時存在也是常見的,使取樣和制樣變得十分復雜,這是貴金屬礦石分析的一個特性。如果沒有足夠的代表性試樣,就會使後面的分析變得沒有實際意義,這是分析工作者值得注意的問題。(4)貴金屬元素的分析,特別是鉑族元素的分析是現今人們公認的一個難題。鉑族元素具有相似的電子層結構和化學性質,使很多分析試劑能同時與多種鉑族元素發生相似的反應並產生互相干擾,很難找到一些特效的分析試劑。加之,它們又多伴生在一起,因此分離和測定十分困難。如銠、銥的分離,無論是在分析和濕法 治金方面都仍然是一個未能很好地解決的課題。鉑族元素具有d電子層結構,因此它們有多種變價狀態,且有形成絡合物的趨勢。這對於分析化學是十分重要的,了 解和掌握生成各種絡合物的條件及其穩定性是分析取得成功的關鍵。(5)貴金屬分析應用最早的技術是火試金法,雖然操作較繁雜,但它是貴金屬分析的特效方法,迄今仍廣泛採用。利用貴金屬的變價性質建立的氧化還原滴定法是測定高含量貴金屬的有效方法。絡合滴定法由於選擇性差,在貴金屬分析中用得不多。目前發展最快的是使 用各種有機顯色劑的吸光光度法,是各種技術中應用最廣的方法。極譜催化法已成功地用於痕量鉑族金屬的測定。溶出伏安法、離子選擇性電極電位法在貴金屬分析 中也有新的發展。原子發射光譜法(AES)用於純貴金屬的分析已日趨成熟。ICP-AES法及ICP-MS法的應用,為各種貴金屬的分析開拓了廣闊前景。 原子吸收光譜法(AAS)用於Au、Ag的測定是十分成功的,並用於某些鉑族元素的分析。此外,X射線熒光光譜法 (XRF)、中子活化分析(NAA)也有應用。根據不同的分析對象和要求選用適當的分析技術是十分重要的。元素分析儀
㈡ 昆明貴金屬研究所就業好嗎 一般工資能拿多少讀研期間所里工業催化方向項目多嗎
1500,左右啊 !
㈢ 選題背景、目的及研究意義
研究區位於興蒙造山帶東端松嫩-張廣才嶺地塊和佳木斯-興凱地塊碰撞帶的伊春-延壽構造岩漿帶上,構成了規模巨大的東北中生代「花崗岩海」的一部分,其形成的地球動力學機制、中亞造山帶顯生宙花崗岩成因與地殼增長、多金屬成礦作用等地學問題,一直被國內外地學界所關注(李之彤等,1988,2001;張海馹,1991;黑龍江省地質礦產局,1993;邵濟安等,1995;趙春荊等,1996;任紀舜等,1997;李錦軼,1998;Jahn et al ,1999,2000;吳福元等,1997,1999a, b;Jahn,et al.,1999~2000;Wu et al.,2000~2004;孫德有等,2001,2004a,b;唐克東等,2004;劉寶山, 2005,2007;張興洲等,2006;萬天豐,2007;劉志遜等,2007;張昱,2008;韓振哲等,2008,2009)。
花崗岩類是組成大陸地殼的主要岩石,對花崗岩研究屬於地質科學中的前沿課題。造山帶又是大陸上花崗岩最為發育的區域,造山帶演化的各個階段都可能產生花崗岩類。因此,花崗岩的研究也是造山帶研究的中心問題之一。花崗岩與成礦關系也是一個研究時間最長的地質科學問題之一,被中外地質學家所關注,並且成為岩石學家、礦床學家研究的基本內容。塗光熾等(1997)將花崗岩有關的成礦作用進行了分類,一類為花崗質岩漿本身的成礦作用,進一步可細分為花崗質岩漿結晶分異產生的成礦作用岩漿晚期-岩漿熱液成礦作用(脈型、斑岩型、雲英岩型、矽卡岩型、偉晶岩礦床)、改造-混合岩化成礦作用等;另一類是花崗質岩漿作用於圍岩而產生的成礦作用。汪雄武等(2002)將與花崗岩岩漿活動有關的熱液系統分為:Sn-W雲英岩型礦床有關的淺-深位花崗岩岩漿熱液系統;斑岩-矽卡岩型和淺成低溫熱液多金屬、貴金屬礦床有關岩漿-大氣水熱液系統;淺成低溫熱液脈型和角礫岩型金礦床有關的大氣水為主的熱液系統等。
近年來花崗岩ISMA成因類型的劃分研究發現,不同成因類型花崗岩產出的構造背景及在地殼中的部位不同,造成不同類型、不同成因花崗岩有著完全不同的成礦作用和特徵。這在秦嶺、華南等地區表現都很明顯,華南的銅、鐵、鉬礦產多與I型或同熔型花崗岩有關,而鎢、錫、鈾、釷等礦產多與S型花崗岩或改造型花崗岩有關(徐克勤等,1982;盧欣祥等,1994;王德滋等,2002),秦嶺造山帶花崗岩與金、鉬成礦作用(盧欣祥等,1989,2000;李先梓等,1993),以及A型花崗岩與錫、鈮、鉭、鎢、鉬礦產具特定的成礦專屬性特點(Collins et al.,1982; Pitcher,1983;盧欣祥等,1989;鄭基儉等,2001;汪雄武等,2002)。又近年來發現許多銅、金、鐵、鉬、鎢等重要金屬礦床都與小侵入體有關,進而提出小岩體成大礦(湯中立等,2006)。騰吉文等(2009)認為大型岩基體(或成礦母岩體)與殼幔相互作用、巨大的岩漿-流體成礦系統密切有關,而大型岩基體派生的眾多小岩枝與周邊介質耦合,使成礦元素不斷聚積,形成了大型、超大型金屬礦床或礦集區。
20世紀90年代開始,對小興安嶺地區區域地質調查、礦產普查及專題科研工作的系統開展,對「花崗岩海」的形成時代、成因和形成的大地構造背景及其大陸動力學演化歷史和與貴金屬、多金屬成礦作用的研究取得了許多重要進展,特別是近年來在小興安嶺東南一帶相繼探明了鹿鳴斑岩鉬礦、東安岩金礦等超大型礦床,以及眾多鉬鉛鋅礦(化)點等多金屬礦床,且礦床均與早中生代花崗岩類關系密切,其礦床成因類型主要包括斑岩型、矽卡岩型、矽卡岩-熱液疊加型、熱液型、火山-次火山熱液型和低溫熱液型礦床等(尹冰川等,1997;趙明玉,2000;韓振新,2004;張炯飛等,2004;楊言辰等,2005;時永明等,2007;韓振哲等,2009c,2010a,b),說明該地區有色金屬及金等找礦潛力仍十分巨大。但目前仍然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重大基礎地質問題,如花崗岩時空分布規律、顯生宙花崗岩與殼幔相互作用以及地殼垂向增生以及多金屬、貴金屬成礦作用之間內在關系;早中生代底侵作用與巨量花崗岩成因、地殼垂向增生、演化以及碰撞後大規模伸展構造體制下的多金屬礦集區、(超)大型礦床形成之間的關系(毛景文等,2004;胡瑞忠等,2008);古亞洲洋與環太平洋兩大構造域轉換過程的機制及時代等一系列基礎問題,制約著與兩大構造域有關成礦帶的劃分、展布、疊加關系等成礦作用的認識,以及早中生代花崗岩類有關多金屬、金礦床成礦系列、找礦方向、成礦模式建立等。
㈣ 本項目主要研究進展
本項目在 2008 年至 2010 年的工作中,系統收集了研究區 1 ∶ 25 萬區調資料,及時掌握最新的 1 ∶ 5 萬區域地質調查、礦產遠景調查和礦產評價等項目進展。在此基礎上,在重大地質問題綜合研究、地質礦產和物探、化探、遙感編圖、班—怒帶成礦地質背景等幾方面取得顯著進展。2011年6月7、8日由計劃項目承擔單位成都地調中心組織專家組對「西藏班公湖—怒江構造帶基礎地質綜合研究」成果(綜合研究報告、專題報告和圖件、圖件說明書等)進行了審查,項目成果評為優秀等級。項目主要在以下幾方面取得進展。
1.地質礦產綜合編圖
根據區域地層、構造和岩漿岩資料,編制了班公湖—怒江帶及鄰區地層對比表、構造單元劃分圖、岩漿岩構造相圖、1 ∶ 50 萬區域地質圖、1 ∶ 50 萬成礦地質背景圖和龍木錯—雙湖構造帶專題構造圖等。利用物探、化探、遙感數據編制了重力、航磁和化探系列圖件。這些圖件是班—怒帶首次完成的系列圖件,為本帶今後的地質礦產調查奠定了基礎。
2.大地構造相劃分
根據本地區構造單元時空展布和各單元具體地質特徵,將本區大地構造相劃分為結合帶大相、弧盆系大相和地塊大相,進一步劃分為 35 個亞相和 70 個岩性建造。該構造相劃分方案不同於傳統的板塊離散、匯聚等劃分方案,更加符合本區的地質特徵。該方案作為成礦地質背景圖編圖和成礦地質背景研究的基礎,提供了思路。
3.羌塘盆地基底問題研究初步認識
羌塘地區顯著的變質(造山)作用為兩期,分別為泛非期(560 ~ 630Ma)和印支期(230 ~ 270Ma),分別形成羌塘古生代沉積盆地和中生代沉積盆地的基底。還測得更早的花崗岩漿侵入—變質事件(766 ~ 890Ma)、1000 ~ 2700Ma 的岩漿—變質事件。推測羌塘地塊經歷了至少 3 次造山作用形成不同期次的變質基底。
4.羌塘古生物地層研究取得進展
羌塘中部的戈木日、果乾加年山和瑪依崗日一帶出露的變質岩系的時代歷來有所爭議。根據岩石變質程度和碎屑鋯石的同位素測年,曾將這套岩石推測為元古宙變質基底。1 ∶ 25 萬區域地質調查根據其整合在含化石的中二疊統之下、局部含有岡瓦納相指示意義的含礫板岩和少量的同位素年代學測試等證據,將這套淺變質岩系劃分為擦蒙組、展金組和曲地組等,但仍缺乏化石證據。筆者在在大沙河—果乾加年山剖面的展金(岩群)組中首次發現珊瑚化石赫氏鮑斯維耳剌毛蟲 Chatetes(Boswellia)heritschi Sokolov,說明展金組中存在晚石炭世的生物時代證據,但是該化石並不屬於岡瓦納冷水生物區,而是來自溫水環境的特提斯型生物區。在絨瑪鄉黑石山剖面中首次發現大量的中二疊世 科化石,既出現典型的岡瓦納相冷水生物,如 Wannerophyllam 及 Monodiexodina,也存在大量的暖水型生物,如田氏朱森 Chusenella tieni Chen,散爾多希瓦格 Schwagerina saneroensis Nieet Song,假孫氏假紡錘 Pseudofusulina pseudosuni Sheng 等。化石特徵屬於岡瓦納相與特提斯相的混合類型。根據前人和本文資料,說明羌塘中部的喀喇昆侖—龍木錯—雙湖一帶是石炭紀、二疊紀岡瓦納和特提斯生物混生區,不存在明顯的生物大區界線。推測龍木錯—雙湖蛇綠岩帶所代表的洋盆可能僅為特提斯南緣弧盆系統中的小盆地。
5.特提斯演化綜合研究初步認識
①早古生代—泥盆紀以陸棚和碳酸鹽岩台地為主,發育陸源細碎屑岩建造和碳酸鹽岩建造,代表岡瓦納大陸北緣的被動大陸邊緣。②石炭紀—二疊紀為古特提斯弧盆演化階段,金沙江洋盆向南西俯沖形成岩漿弧;龍木錯—雙湖古特提斯洋可能在早石炭世開始向北的俯沖消減,在二疊紀形成含洋島、海山的成熟洋殼和弧前增生楔;班—怒帶向南俯沖形成初始岩漿弧。③中生代的新特提斯階段,弧盆系分布在班—怒帶及南側。三疊紀末古特提斯閉合。侏羅紀—早白堊世班—怒帶特提斯發生南、北兩側的雙向俯沖,形成日土—多龍岩漿弧和昂龍崗日—班戈岩漿弧,為重要的成礦階段。晚白堊世之後特提斯洋閉合進入陸內階段。對重力和航磁異常的研究認為,班—怒帶特提斯雙向俯沖有地球物理證據。
6.成礦帶、成礦系列劃分
根據成礦地質背景和礦點時空分布特徵,將本區劃分為9個三級成礦帶、11個四級成礦帶和26個五級成礦帶。成礦作用主要分布在扎普—多龍岩漿弧(成礦時代J2—K1),獅泉河—昂龍崗日、班戈岩漿弧(成礦時代K1),美多—唐古拉—雜多弧後前陸盆地帶(成礦時代K和T3)和班公湖—怒江蛇綠岩帶、獅泉河—納木錯蛇綠岩帶(成礦時代K)。本區主要有5個成礦系列,分別為:Ⅰ.與鎂鐵—超鎂鐵岩相關的鉻—鎳及貴金屬成礦系列(東巧、丁青和班公湖等),Ⅱ.弧後前陸盆地沉積—熱液改造型鐵—銅—銻—金成礦系列(當曲、美多等),Ⅲ.俯沖階段花崗岩漿弧鐵—銅—金成礦系列(包括2個亞系列:增生弧斑岩型銅金礦系列,如多龍、嘎爾窮、嘎拉勒;岩漿弧含磁鐵礦床花崗斑岩系列,如材瑪、弗野),Ⅳ.碰撞階段花崗岩帶鐵—銅—鉛—鋅多金屬成礦系列(木乃銅銀礦、拉青銅礦等),Ⅴ.結合帶內與鎂鐵、超鎂鐵岩有關的熱液型金礦系列(達查金礦等)。
7.成礦有利構造帶。
根據研究區物探、化探、遙感圖件的編制和研究,初步對成礦地質背景和成礦遠景區進行了劃分和研究。①班—怒帶西段五峰尖—拉熱拉新—埃永錯—材瑪—多龍岩漿弧。②班公湖—獅泉河—昂龍崗日岩漿弧。③格拉丹東—唐古拉—倉來拉弧後前陸盆地。④丁青—類烏齊—左貢造山帶。
㈤ 如何提煉貴金屬
買本書,《貴金屬深加工及其應用》,周全法的。看看大部分都知道了。
㈥ 珠寶行業科研工作進展
陸太進
為加快提升珠寶行業科研的整體實力,保證科研工作持續和協調發展,充分發揮科學研究在推動行業發展方面的作用,結合本行業科研工作發展實際情況,我們提出了一些科研發展規劃的設想,以明確發展的目標、方向和重點,促進科研工作長期、持續、穩定地發展。
1.行業科研發展規劃
1.1科研發展規劃的基本原則
科研發展的基本原則是:「強化創新、突出特色、發揮優勢、整體推進、服務行業」,以技術創新為動力,以科研投入為保障,以成果獎勵為導向,樹立成果意識,推動科研工作的持續、協調發展。
1.2科研發展規劃的主要目標
科研發展規劃的主要目標是推進我國科研工作的全面發展。
(1)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對我國特有資源及主要市場的珠寶玉石進行詳細、系統的基礎礦物學、岩石學、寶石學研究,爭取在基礎理論研究上有所創新和突破,在實際鑒定、評級及生產上找出明確、科學的實用方法和指標。對國際上主要寶石的研究和鑒定,在基礎研究方面力爭快速趕上國際頂級研究機構水平,在應用研究上積極創新,達到先進水平。
(2)加強應用研究。加強「產、學、研」相結合,解決珠寶企業、珠寶檢測中面臨的疑難技術問題。
(3)加強科研人員和隊伍建設。建立一支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結合、老中青相結合、以解決行業內實際問題為主要任務的科研隊伍,對具我國國情的重點科研難題進行攻關研究。
(4)加強科技交流與合作。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全國性和國際性學術交流會、專題研討會,採用「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法,加強科研人員之間,特別是年輕科研人員與國際同行交流的機會。
圖7-1-10 OCT用於珍珠珠層測厚的成像圖
與其他珠層測厚方法相比,光學相干層析技術具有圖像清晰直觀,無輻射,測量珠層厚度快速、准確、無損、安全等優勢。光學相干層析成像技術(O CT)是一種對物體進行層析成像的新技術。作為一種高解析度成像的無損檢測手段,O CT可用來鑒別真假珍珠、區別海水有核珍珠與淡水無核珍珠、測定珍珠層厚度,並可用於探討珍珠生長動力學規律,具有較廣闊的應用前景。
3.3其他無損圖像類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近年來,國內外珠寶玉石市場上出現了多種表面處理或優化過的商品,如多層表面鍍膜、無機染色、離子注入改色、人工印記等。傳統的寶石顯微鏡由於其放大倍率及分辨力的局限已不能有效地觀察到此類局部經處理過的珠寶材料表面的微細鑒定特徵。為此,我國珠寶科技工作者正積極開拓高倍率、高分辨力顯微鏡在珠寶檢測中的應用。如使用微分干涉顯微鏡觀測天然和合成珠寶表面生長、溶蝕、變形的微觀形貌特徵,找出切磨寶石表面覆膜、染色等處理特徵;觀察切磨寶石各類表面脈理和人工印記特徵等。高倍率、高分辨力顯微鏡在珠寶研究和鑒定中的應用研究將有利於我們解決珠寶鑒定中的一些難題。
另外,遼寧丹東市寶協正試圖將成熟的X射線檢測技術應用到珠寶檢測領域,開發的X射線珠寶鑒別儀使大型無損檢測儀器小型化、智能化。國內珠寶檢測機構近年來對一些操作便利的光譜類儀器,如光纖光譜儀、攜帶式紅外光譜、拉曼散亂光譜儀進行了開發性應用研究,取得了一些實效性成果。在貴金屬首飾檢測中,國家首飾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開展了鉑釕合金標樣的研製等研究。國檢中心開展了中低檔貴金屬首飾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元素如何檢測的探討研究。
㈦ 劉益春的科研項目
目前主持在研課題3項: 1. 「適用於太陽能電池的透明導電薄膜的性能優化和新材料新結構探索(一)」,國家科技部,221萬元,2012-12—2013-12 2. 「石墨片及其復合體系的電子結構調制與功能化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90.0萬元,2009-01—2012-12 3. 「基於金屬氧化物/貴金屬復合納米晶中貴金屬等離子體吸收的光存儲性質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36萬元,2010-01—2012-12 完成課題情況: 已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國家「863」課題,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重大項目培育等課題12項。
㈧ 廣貴金和同濟大學的《我國貴金屬市場發展戰略研究——以廣東為例》課題是什麼時候啟動的
2014年啟動
㈨ 孫曉明的科研項目
1. 1992~1996:新疆阿其克布拉克—梧桐溝一帶找礦前景及找礦靶區優選與評價,國家八五攻關項目(三0五項目),第二完成人、負責礦床學部分。
2. 1993~1996:粵北大寶山多金屬礦中伴金銀賦存狀態和分布規律研究,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人;
3. 1996~1999:粵中長坑大型熱泉型金銀礦成礦機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人;
4. 1998~2001:粵東嵩溪大型獨立銀銻礦成礦流體四維體系礦化軌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人。
5. 1998~2001:粵東大型獨立銀銻礦成礦流體四維體系(3Dt)礦化路徑,國家教育部優秀年輕教師基金項目,主持人。
6. 1998~2001:粵東獨立銀礦成礦流體礦化軌跡,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人;
7. 2002.1~2004.12, 華南黑色岩系鉑多金屬礦中貴金屬元素賦存狀態和來源,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人
8. 2000.1~2002.12,卡林型金礦中不可見金和納米金的原子級解析度Z襯度圖象技術及電子能損失光譜(EELS)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人。
9. 2003-2008:印-亞大陸碰撞造山與成礦綜合研究,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二級課題,主持人.
10. 2003~2006: 蘇北大陸深鑽中的流體地球化學,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主持人
11. 2004-2006, 西太平洋海底富鈷結殼中鉑族和稀土元素及鈷的賦存狀態及富集機理,國際海底區域研究開發「十五」 項目, 主持人.
12. 2003-2006: 海底富鈷結殼中微量氣體組成及鉑族元素(PGE)賦存狀態,國家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基金」項目,主持人。
14. 2005~2007: 西太平洋海山富鈷結殼中鉑族和稀土元素及鈷的賦存狀態及納米地球化學,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主持人.
15. 2005~2007: 西太平洋海山富鈷結殼中鉑族元素稀土元素和鈷的納米地球化學研究,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 主持人;
16. 2007~2009: 哀牢山金礦帶韌性變形過程及其納米尺度水/岩反應和金礦化,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主持人;
17. 2007~2008. 江蘇溧水觀山銅多金屬礦礦床成因和找礦預測, 江蘇省有色金屬華東地質勘查局委託研究項目。主持人;
18. 2007~2009. 海底多金屬硫化物中貴金屬元素和微量氣體地球化學。國際海底區域研究開發「十一五」 項目, 主持人。
19. 2008-2011. 印度洋海底熱液硫化物中貴金屬元素賦存狀態和成礦流體地球化學,邊緣海地質重點實驗室研究基金課題,主持人 ;
20. 2008-2012: 青藏高原喜馬拉雅期碰撞造山型金礦成礦機制和礦化模式.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主持人.
21. 2008-2012: 碰撞造山過程中的Au成礦作用.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二級課題, 主持人.
㈩ 小課題研究
可從這樣幾個方面寫:
1)什麼是春聯?
2)春聯有什麼作用?適用場合等
3)春聯的題材要求。
4)擬定春聯內容應注意的一些問題,比如語法。
5)春聯選材、顏色、字體等。
6)還可以考慮寫一些春聯創新方面的內容。
以上內容供參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