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國際收支順差使用擴張的政策
1.當國際收支順差時,採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來實現國際收支平衡,因為擴張的貨幣政策作用如下:
一方面擴大國內需求,進口需求增加,經常賬戶順差減少
另一方面則降低利率,使資本外流增加內流減少,資本和金融賬戶余額減小,從而國際收支(資本和金融賬戶+經常賬戶)余額減少。
2.蒙代爾的政策搭配中,提出用「貨幣政策」來調節國際收支順差(其實逆差也是),是由於貨幣政策對外部均衡影響較大,而財政政策對內部均衡影響較大的緣故,這是最優指派原則的應用。
3.國際收支順差或稱國際收支盈餘即是指某一國在國際收支上入大於出,而國際收支一般是用美元結算,這種結算是在銀行之間進行的,但是美元除在美國外其他國家不能直接流通,我國央行就將順差多出來的美元儲備起來,而發行3倍於儲備左右(我國就是這樣)的本國貨幣,以維持貨幣流通量的平衡。順差越多外匯儲備自然就會增長的越多。
B. 用外匯緩沖政策,舉例子說明近幾年貨幣外匯
外匯緩沖政策一般體現在季節性的國際收支失衡。順差-需求外匯-導致買匯;逆差-拋匯
C. 國際收支順差時應該採取的什麼樣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
採用本幣升值的匯率政策
或擴張的貨幣政策
財政政策無法調節外部均衡
D. 請問如何理解這段關於外匯緩沖政策的描述
你這句話的理解重點是「儲備」兩個字。
國家是把這個儲備作為緩沖體,
儲備的內容就是黃金以及外匯。
儲備的目的,是當國際收支出現不平衡時,通過外匯市場將儲備中的黃金和外匯拿出來買賣以平抑市場不平衡時帶來的外匯供求缺口,
比如某一時間段國際收支順差,出口大於進口,對本國的貨幣的需求比較大,如果順其自然,本幣就會升值。那麼國家為了避免本國的貨幣需求過大造成本幣升值,那麼就通過外匯市場拋售外匯,從而增加市場中的本幣,這樣市場中的本幣就沒那麼緊張,自然也就不會出現強烈升值。 這個時候外匯市場中的外匯儲備就是緩沖體作為幫助本國平抑外匯供求缺口的工具而使用。
反之反然。
呵呵,從簡單的供求關系來解釋這個事情了。但願你能聽懂。
E. 怎麼利用外匯緩沖政策來調節國際收支不平衡
你這句話的理解重點是「儲備」兩個字。
國家是把這個儲備作為緩沖體,
儲備的內容就是黃金以及外匯。
儲備的目的,是當國際收支出現不平衡時,通過外匯市場將儲備中的黃金和外匯拿出來買賣以平抑市場不平衡時帶來的外匯供求缺口,
比如某一時間段國際收支順差,出口大於進口,對本國的貨幣的需求比較大,如果順其自然,本幣就會升值。那麼國家為了避免本國的貨幣需求過大造成本幣升值,那麼就通過外匯市場拋售外匯,從而增加市場中的本幣,這樣市場中的本幣就沒那麼緊張,自然也就不會出現強烈升值。 這個時候外匯市場中的外匯儲備就是緩沖體作為幫助本國平抑外匯供求缺口的工具而使用。
反之反然。
F. 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順差是,反映在外匯市場上是什麼
國際收支順差表現為:
一國的貿易順差,一般對一個國家購買(進口)需要支付該國貨幣。
反映在外匯市場上是:
意味著對順差國的購買量大,對順差國的貨幣需求量大,順差國貨幣求大於供,
順差國貨幣升值。
補充:什麼是國際收支順差:
國際收支順差或稱國際收支盈餘即是指某一國在國際收支上入大於出,順差越多外匯儲備自然就會增長的越多。
G. 當國際收支順差時,應怎樣用貨幣政策調節,用三個貨幣工具分別說明
貨幣工具有稅率、利率、貨幣流通量等。當一個順差時,說明該國出口大於進口則該國外匯增加,使得本國貨幣升值。另外,外匯增加 ,也就使得該國國內的貨幣流通量增加,於是發生通貨膨脹。因此,如果順差比較嚴重,國際收支的自我調節就起不了什麼作用,需要政策的調節。
在政策調節中,貨幣政策採用得比較頻繁。
1、貼現調節:即利用再貼現率,藉以影響金融市場利息率,這樣,當順差的時候,可以降低再貼現率,使得金融市場利息率下降,這樣要投資的資本就會增加流出,這樣,國內的資本就會相對減少,另外也影響了國內的投資(投資少了使得生產少了,生產少了,能出口的東西少了,那麼減少了出口,這樣順差降低,從而使收支趨於平衡)、消費需求和貿易收支,從而影響國際收支,使其趨於平衡。
2、改變存款准備金率。在順差的情況下,應提高存款准備金率,這樣使得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可用以貸款的資金規模減少,因而市場上的貨幣量會相對減少,另外可用以貸款拿去投資的錢也就少了,錢少了,投資成本增加,那麼投資業就相對減少,於是就和上面的規律是一樣的。
3、另外就是匯率政策。本來一國貨幣的匯率應該是由市場來決定了,但是像我國這樣外匯儲備的超級第一大國,完全可以通過自我售出外匯來調節自己的外匯匯率,因此,可以通過調節外匯匯率來影響進出口,從而達到國家收支平衡。順差的時候,可以提高本國貨幣對外匯率,這樣出口就會相對減少,進口會相對增多(因為該國貨幣匯率升高,對外國來說你的貨幣就相對以前要值錢了,那麼就想把東西賣到該國的人會增加,於是進口增加),這樣國際收支就能相對趨於平衡。但是匯率的浮動,也是會影響到一國國內的貨幣流通及投資消費等。
不過要說明的是,通過調整財政貨幣政策來實現國際收支的平很,必然以犧牲國內經濟目標為代價,這從前面的分析就很容易看出。
H. 當一個國家通脹,國際收支順差時,應採取什麼樣的政策
緊的貨幣政策和緊的財政政策
前者主要針對國際收支順差,緊的貨幣政策,是增加存款准備金率,增加利率,利率上升而使本幣升值,同樣的外幣兌換的本幣下降,減少國際上對本國商品的購買,影響出口.同樣的緊的貨幣政策會使企業生產經營的成本上升,影響國內市場貨幣的流通量,抑制通貨膨脹.
緊的財政政策增加稅收,減少支出,使國內經濟降溫,影響人們的收入和購買,使物價下降.
I. 為什麼國際收支順差時採用擴張的貨幣政策
原理簡單來說就是 國際收支順差,外匯多了,本幣升值,擴張性貨幣政策可以是本幣貶值,抵消順差帶來的升值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