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匯率變動引起出資額會計處理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匯率變動引起出資額會計處理

發布時間: 2021-05-30 08:14:24

㈠ 因匯率發生變化導致實際收匯金額與申報退(免)稅出口額不一致應如何處理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出口企業申報出口貨物退(免)稅提供收匯資料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3年第30號)第五條規定:出口貨物由於本公告附件3所列原因,不能收匯或不能在出口貨物退(免)稅申報期的截止之日內收匯的,如按會計制度規定須沖減出口銷售收入的,在沖減銷售收入後,屬於本公告第二條所列出口企業應在申報退(免)稅時,屬於本公告第四條所列出口企業應在退(免)稅申報期截止之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出口貨物不能收匯申報表》,提供附件3所列原因對應的有關證明材料,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確認後,可視同收匯處理。

㈡ 以進口設備增資,因匯率變動導致超出審批增資金額,請問超出金額可以計入資本公積嗎

以設備對公司進行增資的,是以進口報關單金額為標准。
其金額與超過外匯管理局核准件金額的進入資本公積,此部分可以用來轉增資本。
注意:匯率折算差額現在直接進入當期損益。

㈢ 匯率變動發生匯兌損益金蝶K3怎麼做賬務處理

1、匯率變動發生匯兌損益金蝶K3的賬務處理是:
(1)如果產生匯兌損失時:
借: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貸:應收賬款
(2)如果產生匯兌收益時:
借:應收賬款
貸: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2、匯兌損益亦稱匯兌差額,就是由於匯率的浮動所產生的結果。企業在發生外幣交易、兌換業務和期末賬戶調整及外幣報表換算時,由於採用不同貨幣,或同一貨幣不同比價的匯率核算時產生的、按記賬本位幣折算的差額。簡單地講,匯兌損益是在各種外幣業務的會計處理過程中,因採用不同的匯率而產生的會計記賬本位幣金額的差異。

㈣ 已計提的壞賬由於匯率變動產生的變化怎麼做會計處理

已確認並轉銷的壞賬損失,如果以後又收回,按實際收回的金額,作如下會計處理:

借:應收賬款

貸:壞賬准備

同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

㈤ 我國會計核算中對於期末因匯率變動而形成的匯兌差額的調整原則是怎樣規定

新會計准則會計科目——
6061
匯兌損益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金融)外幣貨幣性項目因匯率變動而形成的收益或損失。
二、本科目一般無明細科目。如果有多種外部的可以按外幣種類設明細科目。

三、匯兌損益的主要賬務處理:
本科目借方反映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損失,貸方反映因匯率變動而產生的匯兌收益。
期末,「外匯買賣」各外幣明細科目的期末余額,應按照期末匯率摺合為記賬本位幣。按照期末匯率摺合的記賬本位幣金額與「外匯買賣——記賬本位幣」科目余額之間的差額,如為貸方余額,
借記「外匯買賣——記賬本位幣」科目,貸記本科目;
如為借方余額,借記本科目,貸記「外匯買賣——記賬本位幣」科目。
四、期末,應將本科目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應無余額。
匯兌損益核算和結轉:
一、匯兌損益結轉的范圍
(一)企業持有的貨幣資金(現金、銀行存款)
(二)以可確定金額的外幣貨幣收取的資產或償付的負債(應收、應付往來或借款等)
(三)實收資本、損益類科目不需期末調匯
二、匯兌損益產生的情形
(一)兌換外幣
(二)會計期末對外幣貨幣性項目和非貨幣性項目按期末匯率調整

三、匯兌損益結轉的時間
(一)購匯、結匯的業務在憑證入賬的分錄中同時結轉匯兌損益
(二)期末需結轉匯兌損益的科目在月末最後一天結轉
四、期末匯兌損益結轉步驟
(一)從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查月末最後一天公布的外匯中間價
(二)計算所有需結轉匯兌損益科目的外幣余額
(三)各科目外幣余額乘月末中間價,得出月末各科目應有本位幣余額
(四)應有本位幣余額與賬載本位幣余額的差額則為本月應結匯兌損益
例如:期末有美元存款$500,,賬面匯率7.0,摺合本位幣¥3500。但是期末實際匯率中間價是7.3,則產生了500*0.3=150的差額。
應:
借:外匯買賣(美元賬戶)——記賬本位幣 RMB150.
貸: 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150.
結轉時:

借: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150.
貸:本年利潤 150. 通常最後的分錄是在財務費用中一並結轉的,不會單獨結轉。

㈥ 由於匯率變動導致資本金不等怎麼做賬務處理

由於匯率變動導致資本金不等,不等的差額計入「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匯兌損益亦稱匯兌差額,就是由於匯率的浮動所產生的結果。企業在發生外幣交易、兌換業務和期末賬戶調整及外幣報表換算時,由於採用不同貨幣,或同一貨幣不同比價的匯率核算時產生的、按記賬本位幣折算的差額。簡單地講,匯兌損益是在各種外幣業務的會計處理過程中,因採用不同的匯率而產生的會計記賬本位幣金額的差異。

匯兌損益分類

(一)按業務歸屬劃分

企業經營期間正常發生的匯兌損益,根據產生的業務,一般,可劃分為四種:

1、交易損益

在發生以外幣計價的交易業務時,因收回或償付債權、債務而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交易外幣匯兌損益」;

2、兌換損益

在發生外幣與記賬本位幣,或一種外幣與另一種外幣進行兌換時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兌換外幣匯兌損益」;

3、調整損益

在現行匯率制下,會計期末將所有外幣性債權、債務和外幣性貨幣資金賬戶,按期末社會公認的匯率進行調整而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調整外幣匯兌損益」;

4、換算損益

會計期末為了合並會計報表或為了重新修正會計記錄和重編會計報表,而把外幣計量單位的金額轉化為記賬本位幣計量單位的金額,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匯兌損益,稱為 「換算外幣匯兌損益」。

企業除了上述四種正常經營期間內發生的一般外幣業務匯兌損益以外,還有非正常經營期間發生的匯兌損益和經營期間特殊外幣業務發生的匯兌益。包括企業開辦期間收到外幣性投資而產生的資本折算差額的匯兌損益;企業籌建期間由於外幣收付業務產生的匯兌損益;企業清算期間由於企業各項資產及外幣性長短期債權、債務的調整和結算處理而產生的匯兌損益;企業經營期間發生的特殊外幣業務,如外幣性長期投資、外幣性長期負債、外幣性的風險規避措施等經濟業務也都會產生匯兌損益。

一般認為,只要匯率發生變動,就應在期末確認其匯兌損益實現,而不管其實實際的業務是否已經發生。也有人認為,本期匯兌損益的確認,應以實現為准,即以實際的外幣買入賣出已經發生,外幣性的債權、債務在本期已經結算,以此作為確認匯兌損益的依據,未實現的匯兌損益要遞延到以後會計期間,即當實際業務發生或已經結算完成後,才能作為已實現匯兌損益,計入該期的損益表。

(二)按本期實現與否劃分

匯兌損益按其是否在本期實現,可以分為以下兩類:

1、已實現的匯兌損益

已實現的匯兌損益,是指產生匯兌損益的外幣業務在本期內已經全部完成所產生的匯兌損益。

2、未實現的匯兌損益

未實現的匯兌損益,是指產生匯兌損益的外幣業務尚未完成。

㈦ 財務上怎麼處理匯率變動引起的資金減少

出納上很簡單,就是直接反映貨幣資金的情況,不需要會計處理!
會計上的處理,月末會計分錄為:
借:財務費用-匯兌損失 7.4
貸:貨幣資金 7.4

㈧ 關於匯兌損益的會計處理

匯兌損益是指企業外幣貨幣性項目(包括外幣存款、外幣債權債務、外幣的有價證券等)因匯率變動而形成的收益或損失。正常來說應該每個季度處理一次,但是現在的匯率變動比較快,所以如果外幣業務較多的企業,通常是一個月處理一次。
每個月的月初第一天的匯率為當月做帳時用的匯率,在下個月的第一天會有一個新的匯率,這時需要把帳面的外幣折算人民幣的金額按照新的匯率進行計算,並調整帳面數字,調整數字時產生的差異就是匯兌損益。另外一種情況則是將外幣與人民幣相互兌換時,由於銀行採用的價格和帳面上的匯率不一致,產生的差價就是匯兌損益。
具體的帳務處理方式如下
結匯時(外幣兌換人民幣)
借 銀行存款(人民幣,實得數字)
借 財務費用(借貸方得差額,如借方小於貸方,為匯兌損失,用藍字,如借方大於貸方,為匯兌收益,用紅字)
貸 銀行存款(外幣,按照記帳匯率計算人民幣數字)
購匯時
借 銀行存款(外幣,按照記帳匯率計算人民幣數字)
借 財務費用(借貸方差額,如借方大於貸方,為匯兌收益,用紅字,如借方小於貸方,為匯兌損失,用藍字)
貸 銀行存款(人民幣,實際支付數字)

每月月末調整匯率時,若月初匯率低於上期匯率
借 財務費用-匯兌損失
貸 銀行存款(外幣)

對於你單位的情況,好象沒有外幣存款,應如下處理:
1、因為銀行直接結匯,用人民幣入賬就可以了。
借:銀行存款 8953.19
貸: 預收賬款 8953.19
2、因為沒有外幣存款,月末調整不必了。
3、開票時:按稅法及會計制度規定 ,應按當日匯率確定收入
借:預收賬款 $1322.5*6月17日匯率
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紅或藍字 差額($1322.5*6月17日匯率-8953.19)
貸: 主營業務收入 $1322.5*6月17日匯率
4、月末調整不必了

㈨ 企業實收資本因為股東變更匯率變動調整怎麼賬務處理

企業實收資本因為股東變更匯率變動調整怎麼做賬務處理?
由於匯率變動引起的費用,計入到財務費用-匯兌損益科目核算。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謝謝!

㈩ 匯率變動引起存貨價值變動的賬務處理

1,匯率變動時,存貨入賬的價值也必須跟著改變。計入「 營業外收入」會計科目。存貨價值大了,可以借記存貨,貸記營業外收入?通常我們會以額外收入的方式入賬,但如果不想把利潤變大,可以再結轉沖銷營業外收入。存貨價值增大時:
借:存貨 3.57貸:營業外收入 3.57
存貨價值增大原因消除時:
借: 營業外收入3.57
貸: 本年利潤 3.57修改你營業外收入減少的會計憑證,將營業外收入減少記在貸方紅書,不要記在借方。如果已經記賬的話就用紅字更正法,先將借方減少的憑證沖銷,然後在體制一張貸方紅書減少的憑證,就行結轉。借:營業外收入貸:本年利潤這樣你結轉後本期「營業外收入」才平衡。2,按照你的條件,兌換時:借:銀行存款(或現金)-港幣 28.57(台幣 100)
貸:銀行存款-港幣 25貸:財務費用-匯兌損益 3.57外匯兌換差額,看你原來的處理方式是怎麼樣的。在月末進行調整,其差異記入財務費用。 外幣交易的會計處理
1、初始確認時折算匯率的選擇。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或即期匯率的近似匯率。
A、即期匯率:指當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外匯中間價,或稱市場匯率。
B、即期匯率近似匯率:通常指當期平均匯率。
2、資產負債表日匯兌差額的處理
A、外幣貨幣性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與初始確認時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匯率差額計入財務費用。
外幣貨幣性項目包括外幣貨幣性資產(現金、銀行存款、應收款項等)和外幣貨幣性負債(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長期應付款等)
B、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仍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不產生匯兌差額,非貨幣性項目指除貨幣性項目以外的項目,包括存貨、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等。
C、對於外幣價值發生變動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其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其價值變動計入所有者權益的,相應匯率變動的影響應當計入所有者權益。
D、外幣投入資本不產生匯兌差額。外幣投入資本屬於外幣非貨幣性項目,企業收到投資者以外幣投入的資本,採用交易日即期匯率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