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德國外匯儲備去哪了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德國外匯儲備去哪了

發布時間: 2021-05-29 23:22:04

① 請問國利公司的總部在哪裡2018年德國外匯儲備有多少

在德國吧

② 德國的外匯儲備有多少

截至2017年2月的各國外匯儲備排名中排在第12位的德國,外匯儲備為1846.7億美元,

③ 德國現在的外匯儲備有多少,中國外匯儲備現在有多少

2016年10月18日據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消息,今日,央行公布2016年前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報告。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3.17萬億美元。9月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6778元人民幣。
其中: 德國外匯儲備673.651億美元,最高持有量是1992年909.671億美元。當然每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也是現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此次的調查也只能供大家參考。

④ 德國的外匯儲備為什麼沒有中國多

1、貨幣的性質。
由於人民幣還不是可自由兌換貨幣,一般的貿易結算,海外直接投資都是已非非人民幣形式流入國內,並在國內轉化成人民幣,這部分在國內轉化成人民幣的外匯就形成了我國的外匯儲備。而德國使用的歐元是國際上的第二大流通貨幣,德國對外貿易很大一部分是通過歐元結算,境外資金以歐元形式流入德國並不形成外匯儲備。
2、外匯管制。
德國是自由經濟體,不實行外匯管制,境內外資金可以自由流動,國際收支相對比較平衡。中國實行外匯管制,境內外資金流動都有限制,長期以來鼓勵引進外資,但害怕資金流出,導致海外資金入易出難,國際收支極不平衡,同時央行為控制匯率過快升值,通過向市場購買外匯方式人為壓低人民幣匯率,更加劇了外匯儲備增長的壓力。

⑤ 我們國家的外匯儲備主要用在哪些地方

外匯儲備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
二是干預外匯市場,穩定本幣匯率。
三是維護國際信譽,提高對外融資能力。
四是增強綜合國力和抵抗風險的能力。
外匯儲備的主要用途是支付清償國際收支逆差,還經常被用來干預外匯市場,以維持本國貨幣的匯率。外匯儲備的主要形式有政府在國外的短期存款,其他可以在國外兌現的支付手段,如外國有價證券,外國銀行的支票、期票、外幣匯票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很長一段時期,西方國家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是美元,其次是英鎊,70年代以後,又增加了德國馬克、日元、瑞士法郎、法國法郎等。在國際儲備資產總額中,外匯儲備比例不斷增高。外匯儲備的多少,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國應付國際收支的能力,關繫到該國貨幣匯率的維持和穩定。它是顯示一個國家經濟、貨幣和國際收支等實力的重要指標。

⑥ 外匯儲備「去哪兒了」

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或經濟體國際清償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對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有重要影響。目前我國外匯基本用途包括以下幾項:
1.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高速增長
2000年,中國政府正式提出「走出去」戰略,鼓勵中國企業向外發展。2013年中國政府又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據商務部《中國對外投資合作發展報告2015》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1231億美元。據《2015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2015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1456.7億美元,同比增長18.3%。
中國央行數據表明:2016年,我國境內投資者全年共對全球164個國家和地區的7961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11299.2億元人民幣(摺合1701.1億美元),同比增長44.1%。
另有數據指出,2016年中國大陸企業海外並購總金額高達2456億美金,與2015年同比上升145%,創下史上成長最高紀錄。前面兩個數據並不矛盾,因為現在歐、美、日等國利率較國內為低,很多中國企業可以利用海外融資或者貨幣安排等方式進行並購。
不同口徑數據對照,保守估計中國在2014-2016三年當中,累計對外各類投資約在4500-5500億美元之間。因為存在各種可能的統計遺漏,所以真實數據可能較上述數據高出30-50%。但是這些外匯流出總體上屬於投資性質,雖然導致外匯儲備的下降,但是並不能算是損失。
也正因為如此,中國政府一再表示不會限制中國的對外投資,並將進一步鼓勵。
2.企業加速償還外債
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中國企業所借中長短債務規模很大。尤其是在2005-2014年間,人民幣匯率單邊升值,為了追逐匯率升值的收益,國際資本湧入規模很大。
現在人民幣匯率呈現一種貶值的趨勢,為了減少損失,很多債務人急於兌換外匯用於對外支付。2015年3月末,我國全口徑外債余額16732億美元。其中,中長期外債余額4942億美元,佔29.5%;短期外債余額11790億美元,佔70.5%。
2016年9月末我國外債余額14320億美元,較2015年3月末減少2412億美元。其中,中長期外債余額5376億美元,佔38%,較前值提高8.5個百分點;短期外債余額8944億美元,減少2846億美元,佔比62%。短期外債下降速度快於全口徑外債余額下降速度。
僅在一年半的時間內,中國的對外債務就下降了2000多億美元。由於債務遲早是要清償的,無非是早一點晚一點的問題。所以,因為這個原因導致的外匯儲備下降也不能算是損失。
3.中國政府為提升國際地位而付出的資本
近3年中國先後牽頭成立了亞投行(總資本1000億美元,中國出資298億美元),絲路基金(400億美元)、金磚國家銀行(啟動資金500億美元,目標是1000億美元,5國分攤)等國際性的機構。僅在這三個國際機構當中,中國付出了798億美元的資本金。
中國還擴大了自己在IMF的份額。2016年1月2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董事會改革修正案》生效,中國成為IMF第三大股東,根據方案,中國份額佔比將從3.996%升至6.394%,排名從第六位躍居第三位,僅次於美國和日本。
同時,IMF的份額資源將增加一倍,從約2385億特別提款權(SDR)(約合3298億美元)擴大至約4770億特別提款權(約合6597億美元)。據此,中國的繳納的資本金將增加290億美元。
因此,中國為提升自己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的話語權至少支付了約1100億美元的資金。因為此項原因導致外匯儲備減少也不能算是損失。
4.中國政府對他國的援助
近兩三年,中國政府對非洲、南亞、東南亞、拉丁美洲等地區的很多國家都進行了巨額的貸款與援助。從廣義上說,這些都屬於援助范圍,因為無論是貸款還是援助,很多最後都難收回。但是這些援助可以間接帶來收益。
如中國給委內瑞拉的貸款,短期內難以收回,甚至可能永遠不能收回,但是保證了中國在南美洲的利益。中國對中亞五國提供了大量的貼息貸款,促進了中國對其出口及項目建設。還有中國給非洲的貸款,估計最後打水漂是大概率事件,但是通過這些貸款,中國的企業蜂擁而進入非洲,開辦了大量的企業,獲得了大量的資源,其實所獲得的利益早已超過貸款很多倍了。例如,中國是唯一一個獲得安哥拉優先採礦權的亞洲國家。
上述數據目前並無完整統計,但是規模肯定不小。嚴格地說,中國對外的這些貸款及援助,對於中國自身的利益來說都是屬於投資性質,日後終將慢慢收回。

⑦ 德國的外匯儲備在世界上占第幾位呀

不知道可以問下中匯客服

⑧ 外匯儲備去哪兒

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達到了近3萬多億美元的水平,而中國的外匯儲備的主要投資方向包括了美元,美債,黃金等貴金屬,歐洲資產,澳洲資產等等,央行現在很注重外匯儲備投資的多樣性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