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自己炒外匯炒黃金,這樣可以當成職業嗎不是上班的那種,而是自己在家做黃金交易。
心態穩健者,應該還可以。
② 炒外匯犯法嗎,炒外匯違法嗎
炒外匯是犯法違法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私自買賣外匯、變相買賣外匯、倒買倒賣外匯或非法介紹買賣外匯數額較大的,由外匯管理機關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金額3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違法金額30%以上等值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炒外匯可以作為一種職業嗎擴展閱讀:
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以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包括外國貨幣、外幣存款、外幣有價證券、外幣支付憑證,截至2015年,中國位居世界各國政府外匯儲備排名第一。參考資料: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
③ 外匯是什麼一個行業
所謂外匯投資者,為預測匯率的漲跌,以現匯(SPOT)、遠匯(FORWARD)或者期貨外匯(FUTUERS)的交易途徑,以少數的保證金從事大額外匯買賣交易,行情看漲時,先買入,後賣出,看跌時,先賣出後補回來沖銷,用極小的波動賺取中間的差價,獲取厚利,所以外匯投資者也經常是主要外匯的供給及需求者。
拓展資料
外匯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包括外國貨幣、外幣存款、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等)、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
④ 炒外匯能當職業嗎
黑貓白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
現在多少人在做這個,拿的不比上班少啊!
職業不職業不是重點,你能養活自己,能賺就是好事!
只是這個行業比其他風險大而已!
⑤ 炒外匯能當職業么
炒外匯不能當職業,炒外匯就是一個投資行為!
所謂外匯保證金交易(又叫炒外匯),是指通過與(指定投資)銀行簽約,開立信託投資帳戶,存入一筆資金(保證金)做為擔保,由(投資)銀行(或經紀行)設定信用操作額度(即20-400倍的杠桿效應,超過400倍就違法了)。投資者可在額度內自由買賣同等價值的即期外匯,操作所造成之損益,自動從上述投資賬戶內扣除或存入。讓小額投資者可以利用較小的資金,獲得較大的交易額度,和全球資本一樣享有運用外匯交易作為規避風險之用,並在匯率變動中創造利潤機會。綜合的說,炒外匯就是一個投資行為。
警示風險:
外匯保證金交易雖然能有效的控制投資者的損失額度也能放大投資者的收益率充分體現了其以小博大的杠桿效應。但是正因為這種高杠桿性也使其具有較高風險性。由於保證金交易的參與者只支付了一個很小比例的保證金這樣外匯價格的正常波動都被放大幾倍甚至幾十倍這種高風險帶來的收益和虧損都是驚人的。但是很多投資者都盲目地被其高盈利性所蒙蔽忽視了保證金交易同時也會擴大風險的本質一味地追求投機獲利。在國內保證金交易時一種比較新型的投資產品。即使在比較發達的國家外匯保證金業務也被普遍地認為是一種具有投機性很高的、高風險的產品。
其次在外匯市場上各國經濟政策的變化都會導致貨幣匯率頻繁的大幅度波動而且外匯保證金交易通常會涉及到多種貨幣的波動因此這項業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對投資者自身素質的要求。根據銀監會調查顯示雖然國內銀行開辦此項業務均能盈利但參與這項業務的普通投資者虧損比例卻很高當前80%甚至90%的投資者都處於虧損狀態。
同時還有些銀行在提供這種新型產品服務的時候涉嫌一定的違規操作。在一般的發達金融市場上外匯保證金交易的杠桿倍數維持在10到20左右但是據了解目前國內有些銀行的杠桿倍數居然達到30-50倍遠遠超過了國際上印哈根普遍所能接受的杠桿倍數也超出了銀行自身的風險管控能力。另外為了拓展客戶有些銀行還擅自降低客戶准入門檻未能有效的選擇客戶或向客戶推薦合適的產品。最終導致整個外匯保證金業務出現了高虧損、低盈利的局面。
基於以上種種出於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同時促進銀行的穩健發展和風險管控近日銀監會發布文件正式叫停了外匯保證金交易業務。
⑥ 有誰知道炒外匯是什麼我們這邊有招聘工作的,說是炒外匯,這是個什麼樣的工作啊
炒外匯就是利用外匯變化賺取差價,比如現在7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你判斷將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會下降,於是現在花70000元人民幣兌換了10000美元,一個月後果然如你所料,8元人民幣才能兌換1美元,於是你把10000美元又換回了人民幣,賺了80000-70000=10000人民幣,心裡美滋滋。(當然要是判斷錯了就要賠錢了😁)
⑦ 大家說說能不能把炒外匯當做一種職業來做
額。。。外匯有風險!有一句話說得好,外匯不是你生活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