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1980年匯率換算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1980年匯率換算

發布時間: 2021-05-28 13:03:19

❶ 1980年老版人民幣80張能兌換多少

80張多少錢的啊,呵呵。
在銀行兌換的話,多少錢還是多少錢。要是拿到收藏品市場去賣的話就不一定了,要看紙幣的存世量,還有品相。

❷ 1980年的人民幣現在可以兌換多少錢

80版的第四套人民幣包括50元和100元面值的,而且沒有分幣,怎麼會是18.88元!如果你說的是第三套人民幣的話,年代也不對!不過我可以告訴你一個參考價格(不含硬幣):第四套人民幣,大全套750元左右!小全套價格略高於面值!第三套人民幣,大全套19000元左右,小全套380元左右!具體的可以發圖片解答!至於你說的銅板更要圖片了,從幾元到幾百元不等!

❸ 1980年前後一美元能換多少人民幣

人民幣匯改歷史回顧
匯率制度作為一國主要的經濟制度,在一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演化與改革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第一,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匯率制度(1949至1952年)。這時期的匯率制度基本上可看成是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主要根據人民幣對美元的出口商品比價、進口商品比價和華僑的日用品生活費比價三者的加權平均數來調整。因此,這時期匯率變動呈現劇烈波動的特點。例如,1949年1月18日,1美元兌80元人民幣(這里的人民幣均是指舊人民幣)。
第二,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匯率制度(1953至1980年)。這時期的我國匯率制度又分為兩個階段:(1)1953年至1972年。這階段,人民幣匯率變動呈現出基本穩定的特徵,匯率保持在1美元兌換2.46元人民幣的水平上。此階段,人民幣匯率不再充當調節對外經濟交往的工具,外貿盈虧全部由國家財政負擔與平衡。(2)1973年至1980年。這一階段,由於1973年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波動頻繁。為了適應國際匯率制度的這種轉變與現實中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根據有利於推行人民幣計價結算,便於貿易,為國外貿易所接受的原則,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為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l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了39.2%,同期英鎊匯率從1英鎊兌換5.9l元調至3.44元,英鎊對人民幣貶值41.6%。
第三,經濟體制轉軌時期的雙重匯率制度(1981年至1994年)。這一時期又可分為三個階段:(1)1981至1984年,初步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其對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調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53.3%。(2)1985至1991年4月復歸單一匯率制度。匯率繼續向下調整,從1984年7月的2.30下調到1985年1月的2.80,之後又多次下調。這階段雖然恢復了單一的匯率制度,但在具體的實踐中隨著留成外匯的增加,調劑外匯的交易量越來越大,價格也越來越高,因此名義上是單一匯率,實際上又形成了新的雙重匯率。(3)1991年4月至1993年底。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的變化。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8.7。可見,這時期人民幣匯率制度演化與改革的特點是:官方匯率和調劑市場匯率並存、官方匯率逐漸向下調整。
第四,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後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匯率制度。1994年1月1日取消外了雙重匯率制度,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並軌,實行以外匯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1994年4月4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正式運營,各外匯指定銀行依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匯率,在規定的上下幅度內決定掛牌匯率,對客戶買賣外匯。這時期人民幣匯率有以下幾個特點:(1)人民幣匯率不再由官方直接制定,而是由外匯指定銀行自行確定和調整;(2)由外匯指定銀行制定出的匯率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並以此形成了統一的匯率;(3)亞洲貨幣危機後人民幣匯率處於超穩定狀況,並單一釘住美元(參見表一)。
縱觀我國人民幣匯率制度演化與改革的進程,不難發現它有如下5個特徵:(1)人民幣匯率制度的選擇並不僵化,匯率制度及其匯率的變動基本上是根據國內外情勢的變化而不斷調整的;(2)國內外物價水平變動或出口成本的變化,是人民幣匯率調整的主要依據;(3)匯率水平主要是向下調整,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4)雙軌制發揮了很大的影響,政府的干預力度比較大;(5)1994年以來匯率制度雖屬管理浮動,但事實上一直實行的是固定單一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匯率形成機制不合理。
國際匯率制度的演化趨勢
在我國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過程中,國際匯率制度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國在選擇何種匯率制度上態度不一結果不同,但從國際貨幣基金的資料來看也呈現了一種趨勢,即更多的國家選擇了更加靈活的匯率制度。例如,在1999年IMF改變傳統的匯率制度分法前,實行釘住型或無彈性型的國家有64個,有限靈活或有彈性型的國家有17個,更加靈活或較高彈性型(包括按一套指標調整、管理浮動和獨立浮動)的國家有101個。1999年IMF對匯率制度進行了重新分類。無論按舊方法,還是根據新分類,在各國的實踐中選擇更加靈活匯率制度的國家和地區仍然是佔大多數的,同時也表明這是一國未來匯率制度選擇的一個重要取向或參考依據。
人民幣匯改特點與方向
2005年7月21日,我國對人民幣匯率制度進行了一定的改革,並向上調整了人民幣匯率,即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並根據對匯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測算,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本次改革至少有兩個特點:(1)「微改」。首先,表現在從原來實際釘住單一美元更為參考一籃子貨幣來調節匯率。籃子貨幣著重會在與我國國際經濟交易比較密切的國家和地區中選取,具體來說是綜合考慮在我國對外貿易、外債、外商直接投資等活動中占較大比重的國家、地區的貨幣,組成一個貨幣籃子,並分別賦予其在籃子中相應的權重。其次,表現為匯率水平向微調整2%。(2)重在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而非人民幣匯率水平在數量上的增減。完善匯率形成機制,既是現在也是將來我國匯率制度改革的重頭戲。(3)不屈服外界的壓力,主動改革的結果。應該說,本次改革保持了主體匯率制度不變,在這基礎上進行了局部但又很關鍵的改革,對防範單一釘住美元的匯率風險、完善匯率形成機制、維護對外經貿環境的穩定、促進我國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以及經濟的穩健發展等方面,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當然,改革不會就此停止。從國際匯率制度選擇的實踐和經驗來看,一國匯率制度是可以根據一國的具體情況,例如整體經濟發展狀況、市場開放與發展程度等,來具體確定、轉換,總的趨勢是更加靈活。我國也一樣。從上述分析可見,我國在匯率制度選擇與改革上並不僵化,今後可根據國際匯率制度選擇的趨勢和我國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改革匯率形成機制、完善市場匯率形成的環境,實施真正的可上下浮動的、有目標區間的匯率制度,由此漸進地過渡到更加靈活的匯率制度。這里特別強調,持續的、不計成本地維持一種匯率制度將隱藏著極大的風險,持續的、單邊的向上浮動或向下浮動也不是匯率調整的最優選擇。

❹ 1980-2016日元對人民幣匯率

1980年1美元兌換1.4900 元人民幣。

1981年1美元兌換1.7768 元人民幣。

1982年1美元兌換1.9249 元人民幣。

1983年1美元兌換1.9573 元人民幣。

1984年1美元兌換2.2043 元人民幣。

1985年1美元兌換2.9366 元人民幣。

1986年1美元兌換3.4528 元人民幣。

1987年1美元兌換3.7221 元人民幣。

1988年1美元兌換3.7221 元人民幣。

1989年1美元兌換3.7651 元人民幣。

1990年1美元兌換4.7832 元人民幣。

數據來源於中國人民銀行網站,因計算方法不同上表數據可能與其他來源的數據略有差異。

(4)1980年匯率換算擴展閱讀:

根據這兩個法則,可以做一些推算:

⑴先看物價。

美國的通貨膨脹率,一般估計是在2%~4%之間;中國的通貨膨脹率假定還是1%,那麼人民幣升值可能也還是只有3%。這就是說,人民幣升值會比較緩慢,幅度也不會大。

如果美國的物價重新像20世紀頭幾年那樣穩定的話,那麼人民幣將停止升值。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中國物價上漲加劇的話,那麼人民幣可能也將停止升值。

⑵再看利率。

美國的利率已經穩定下來了,最新聯邦基金利率是5.5%,很多經濟學家估計就會減息。假定人民幣的利率保持在2%左右,那麼人民幣的升值幅度應該也是3%左右。

在這里,麥金農教授對中國的貨幣當局提出了一個警告:不要讓人民幣匯率上升得過快。因為那樣的話,會使得中國的實際利率變得非常低。

❺ 八十年代人民幣兌換港幣的匯率

大約100港元兌換33元人民幣左右.但是不能隨便兌換的.外匯管制還很嚴格.

❻ 1980年-1990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

1980年1美元兌換1.4900 元人民幣

1981年1美元兌換1.7768 元人民幣

1982年1美元兌換1.9249 元人民幣

1983年1美元兌換1.9573 元人民幣

1984年1美元兌換2.2043 元人民幣

1985年1美元兌換2.9366 元人民幣

1986年1美元兌換3.4528 元人民幣

1987年1美元兌換3.7221 元人民幣

1988年1美元兌換3.7221 元人民幣

1989年1美元兌換3.7651 元人民幣

1990年1美元兌換4.7832 元人民幣

數據來源於中國人民銀行網站,因計算方法不同上表數據可能與其他來源的數據略有差異。

拓展資料:

半個世紀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經歷了穩定(五、六十年代)、升值(七十年代)、貶值(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前期)、穩定(九十年代中期至今)四個過程。

❼ 1980年100港元能兌換人民幣多少錢

現在港幣的匯率是1:0.9,也就是說一港幣等於0.9人民幣,所以你的100港元可以換90塊錢人民幣,和港幣年份無關。

❽ 在1980年時100元港幣,兌換人民幣能換多少錢

在1980年的時候,港幣要稍微比人民幣呃,兌換價值高一點。100人民幣100港幣大概能被110人民幣。

❾ 1980版的人民幣兌換到什麼時候

1980版人民幣是第四套人民幣,2018年5月1日起,第四套人民幣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2角紙幣和1角硬幣停止流通,1角、5角紙幣和5角、1元硬幣還在繼續流通。2019年4月30日停止兌換。兌換期結束後,第四套人民幣部分券別持有者可到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選定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辦理兌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