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從上一個谷底算起,按順序標注出現新高點的K線公式。目的是為了統計是否符合斐波那契數列
這不就是讓計算機自動畫黃金分割線嗎這個可以,救像這圖中的黃金分割線就是自動畫出的
❷ 外匯用什麼均線和周期
很多做黃金的朋友喜歡用89+144均線來做單,144用於判斷黃金的趨勢,89作為進場點,
❸ 斐波那契數列在生活中有哪些典型的應用
菲波那契數列指的是這樣一個數列:
1,1,2,3,5,8,13,21……
這個數列從第三項開始,每一項都等於前兩項之和
它的通項公式為:[(1+√5)/2]^n /√5 - [(1-√5)/2]^n /√5 【√5表示根號5】
很有趣的是:這樣一個完全是自然數的數列,通項公式居然是用無理數來表達的.
該數列有很多奇妙的屬性
比如:隨著數列項數的增加,前一項與後一項之比越逼近黃金分割0.6180339887……
還有一項性質,從第二項開始,每個奇數項的平方都比前後兩項之積多1,每個偶數項的平方都比前後兩項之積少1
如果你看到有這樣一個題目:某人把一個8*8的方格切成四塊,拼成一個5*13的長方形,故作驚訝地問你:為什麼64=65?其實就是利用了斐波那契數列的這個性質:5、8、13正是數列中相鄰的三項,事實上前後兩塊的面積確實差1,只不過後面那個圖中有一條細長的狹縫,一般人不容易注意到
如果任意挑兩個數為起始,比如5、-2.4,然後兩項兩項地相加下去,形成5、-2.4、2.6、0.2、2.8、3、5.8、8.8、14.6……等,你將發現隨著數列的發展,前後兩項之比也越來越逼近黃金分割,且某一項的平方與前後兩項之積的差值也交替相差某個值
斐波那契數列別名
斐波那契數列又因數學家列昂納多·斐波那契以兔子繁殖為例子而引入,故又稱為「兔子數列」.
斐波那契數在植物的葉、枝、莖等排列中發現.例如,在樹木的枝幹上選一片葉子,記其為數0,然後依序點數葉子(假定沒有折損),直到到達與那息葉子正對的位置,則其間的葉子數多半是斐波那契數.葉子從一個位置到達下一個正對的位置稱為一個循回.葉子在一個循回中旋轉的圈數也是斐波那契數.在一個循回中葉子數與葉子旋轉圈數的比稱為葉序(源自希臘詞,意即葉子的排列)比.多數的葉序比呈現為斐波那契數的比.
這個東西在數學建模上可能會有應用,在自然科學的其他分支,也有許多應用。例如,樹木的生長,由於新生的枝條,往往需要一段「休息」時間,供自身生長,而後才能萌發新枝。所以,一株樹苗在一段間隔,例如一年,以後長出一條新枝;第二年新枝「休息」,老枝依舊萌發;此後,老枝與「休息」過一年的枝同時萌發,當年生的新枝則次年「休息」。這樣,一株樹木各個年份的枝椏數,便構成斐波那契數列。這個規律,就是生物學上著名的「魯德維格定律」。
另外,觀察延齡草、野玫瑰、南美血根草、大波斯菊、金鳳花、耬斗菜、百合花、蝴蝶花的花瓣,可以發現它們花瓣數目具有斐波那契數:3、5、8、13、21、…具有13條順時針旋轉和21條逆時針旋轉的螺旋的薊的頭部
這些植物懂得斐波那契數列嗎?應該並非如此,它們只是按照自然的規律才進化成這樣。這似乎是植物排列種子的「優化方式」,它能使所有種子具有差不多的大小卻又疏密得當,不至於在圓心處擠了太多的種子而在圓周處卻又稀稀拉拉。葉子的生長方式也是如此,對於許多植物來說,每片葉子從中軸附近生長出來,為了在生長的過程中一直都能最佳地利用空間(要考慮到葉子是一片一片逐漸地生長出來,而不是一下子同時出現的),每片葉子和前一片葉子之間的角度應該是222.5度,這個角度稱為「黃金角度」,因為它和整個圓周360度之比是黃金分割數0.618033989……的倒數,而這種生長方式就決定了斐波那契螺旋的產生。向日葵的種子排列形成的斐波那契螺旋有時能達到89,甚至144條。
❹ 外匯寶:什麼是斐波那契回歸線
斐波那契回調線,也被稱作「黃金分割線」,是通過分析技術圖形來預判未來價格走勢的一種常用工具。斐波那契回調線通常被用作分析貨幣對、商品價格重要支撐/阻力位。
斐波那契回調線的畫線方法是:選取一段時期內一波行情的高點和低點,通過計算得出兩個點位間38.2%、50%、61.8%位置。若有需要可以擴展至23.6%、80.9%、100%、138.2%、161.8%位置。其中,38.2%、61.8%最容易形成關鍵阻力位/支撐位。
通常而言,貨幣對、商品價格之前一波下跌行情的38.2%位置為弱勢反彈位,61.8%位置為強勢反彈位;之前一波上漲行情的38.2%位置為弱勢回調位,61.8%位置為強勢回調位。
❺ 外匯新手操作有哪幾種方法
一、對沖。在金融交易當中,套期保值是一種專門用來降低另一種投資風險的投資。套期保值是一種旨在減少對不必要的業務風險敞口的策略,同時仍允許企業從投資活動中獲利。外匯市場主要有兩種對沖策略:1、同一貨幣對對沖。同時以同樣的手數買入賣出同樣的貨幣對,然後就放在哪裡,當一個賺錢時,另一個就虧損,等其中一個獲利出場後,再等待另一張訂單回本,這種方式在震盪市場效果非常好。
2、不同貨幣對對沖。尋找兩個具有相關性的貨幣對,通常他們會同向或反向移動。同時以特定手數買入其中一個貨幣對,以不同手數賣出(正相關)或買入(負相關)另一個特定貨幣對。這似乎是一種「半套期保值」的交易策略。它是基於某些特定貨幣對之間的「相關性」而創建的。因此,它不適用於所有貨幣對。實際上,這種套期保值還有另一個特點:賺取隔夜利息!你每天的持倉都可以賺取隔夜利息。
二、馬丁策略。最初,馬丁策略流行於在18世紀的金融公司公司。在外匯交易中,馬丁策略的交易者在他們的每一筆訂單浮虧後,會再下一張同向雙倍倉位的訂單,在很多單都浮虧後,最後一筆訂單盈利時,就可以覆蓋前面全部的虧損,並且盈利。馬丁策略需要嚴格的資金管理,必須要以極小倉位開始,如果失去了耐心,加大了手數,很難支撐過一波趨勢。
三、反馬丁策略。反馬丁策略,就是與經典馬丁策略完全相反的策略。這個策略是在前面的訂單浮盈後再下一筆更大手數的同向訂單。反馬丁策略在運行良好的情況下利潤非常可觀,但是在策略不適用時會穩定虧損。正與馬丁策略相反。
四、網格。基本上,交易者根據當前價格設置一系列限價單入場距離。一些有經驗的交易者喜歡使用斐波那契數列(0,1,1,2,3,5,8,13,…)或黃金分割數來生成這個網格。在震盪市場,當價格上漲或下跌時,總會有一些限價指令被執行。一旦訂單獲得利潤,價格再次回到原來的水平,則再次執行新的限價指令,然後重復同樣的程序。只要打開EA,然後就等著在網格系統中獲利,既簡單又容易,但很難處理何時以及如何關閉所有訂單,特別是止損的設置。一些專家說我們不需要止損,但你會一直加倉到需要追加保證金嗎?
五、日內交易。這是指所有訂單會在當天開平倉,不持倉過夜(外匯交易中的一天為每日凌晨5:00至次日凌晨5:00(夏令時))。日內交易理念來自於股票市場。日間交易員一整天都在快速買入和賣出股票,希望他們的股票在他們持有股票的幾秒鍾或幾分鍾內持續攀升或下跌,從而快速鎖定利潤。日內交易非常危險,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會造成大量的財務損失。
❻ 黃金分割線(斐波那契數列)在震盪行情中,如何確立底部和頂部
結合典型K線形態及量柱才可以,如一波漲升之後的放量大陰吞沒、射擊之星等,基本可以確立階段頂部;一波回落之後出現錘頭或倒錘頭、漲停陽包陰等,短期有反彈但不能大概率確認階段底部,A股的底部信號多數時候是反教課書的,所以不能迷信這類指標。G線我在外匯上用過,但後來用在A股上,發現效率一般
❼ 什麼叫做斐波那契螺旋
你說的是斐波那契數列吧,請參考以下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菲波那契數列指的是這樣一個數列:
1,1,2,3,5,8,13,21……
這個數列從第三項開始,每一項都等於前兩項之和
它的通項公式為:[(1+√5)/2]^n /√5 - [(1-√5)/2]^n /√5 【√5表示根號5】
很有趣的是:這樣一個完全是自然數的數列,通項公式居然是用無理數來表達的。
該數列有很多奇妙的屬性
比如:隨著數列項數的增加,前一項與後一項之比越逼近黃金分割0.6180339887……
還有一項性質,從第二項開始,每個奇數項的平方都比前後兩項之積多1,每個偶數項的平方都比前後兩項之積少1
如果你看到有這樣一個題目:某人把一個8*8的方格切成四塊,拼成一個5*13的長方形,故作驚訝地問你:為什麼64=65?其實就是利用了菲波那契數列的這個性質:5、8、13正是數列中相鄰的三項,事實上前後兩塊的面積確實差1,只不過後面那個圖中有一條細長的狹縫,一般人不容易注意到
如果任意挑兩個數為起始,比如5、-2.4,然後兩項兩項地相加下去,形成5、-2.4、2.6、0.2、2.8、3、5.8、8.8、14.6……等,你將發現隨著數列的發展,前後兩項之比也越來越逼近黃金分割,且某一項的平方與前後兩項之積的差值也交替相差某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