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後,為確保石油消費利益,美國在紐約商品交易所開始掛牌經營「石油期貨交易」。這是世界第一家石油期貨交易市場,並規定了美元的單一交易貨幣地位,確立了美元體制的「石油支柱」。由此,美元猶如世界通用語言,憑借最低的交易成本,在全球暢通無阻。多數國家的貨幣也不得不以美元為媒介,與其它貨幣建立聯系。美元堪稱「超越美國」的貨幣;美元體制便形成了,NetX外匯平台,幫助到您得話,望您採納哦
B. 外匯市場的基本匯率是
幣種 交易單位 中間價 現匯買入價 現鈔買入價 賣出價
美元(USD) 100 634.95 633.55 628.47 636.09
港幣(HKD) 100 81.56 81.38 80.81 81.71
歐元(EUR) 100 826.01 822.54 796.52 829.15
英鎊(GBP) 100 983.98 979.85 948.85 987.72
日元(JPY) 100 8.15 8.11 7.86 8.18
由FX580外匯我幫您提供(數據時事更新,僅供參考。)
C. 簡述外匯市場上的匯率機制
一、外匯市場:
外匯市場是由多種要素組成的有機整體,它有自己的形成和運行機制,
包括交易機制、匯率形成機制、供求機制及風險機制等。
(1)供求機制,外匯的供求關系是市場匯率形成的主要基礎,匯率又反過來調節外匯的供求,這是供求機制的核心。
(2)匯率機制是指外匯市場交易中匯率升降同外匯供求關系變化的聯系及相互作用。
(3)效率機制是外匯市場交易中能夠促使實現公平、公正、快速交易,同時能夠促進資金合理配置的機制。
(4)風險機制,主要是指外匯交易中風險的增減同匯率變動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
總之,以上四種機制並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
二、匯率制度:
匯率制度是貨幣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匯率制度是指一個國家、一個經濟體或一個經濟區域或國際社會對於確定、維持、調整與管理匯率的原則、依據、方法和機構等所作出的系統規定。
三、簡述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
(1) 現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是指現行人民幣匯率是在什麼機製作用下形成的。1994年1月1日人民幣匯率實現了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市場匯率並軌,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2)該制度下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可概括為以下要點:
① 匯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允許人民幣匯率在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匯率范圍內浮動;人民銀行通過規定銀行在外匯市場的周轉頭寸,以及相應的貨幣政策手段在外匯市場吞吐外匯,調節外匯供求,以保證匯率穩定。
② 匯率形成以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為基礎。外匯指定銀行在中央銀行規定的交易頭寸內進行銀行間外匯買賣,形成市場供求,並在此基礎上確定人民幣對外幣的市場價格。人民銀行根據前一營業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上形成的美元對人民幣的加權平均價,公布當日主要交易貨幣對人民幣的基準匯率;外匯指定銀行根據公布的基準價,根據國際主要外匯市場的行情,套算出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的匯價。外匯指定銀行在規定的浮動范圍內確定掛牌匯率,對客戶買賣外匯。
③ 在國內匯率是統一的。所有的貿易、非貿易以及資本項目的對外結算支付都使用統一匯率。
四、試述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的基本特徵。
(1) 現行人民幣匯率制度是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匯率形成以外匯市場的供求狀況為基礎;允許人民幣匯率在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匯率范圍內浮動;
(2) 特點:市場匯率、單一匯率、浮動匯率、有管理的匯率。
五、簡述浮動匯率的種類。
浮動匯率制是指外匯行市不受某種客觀因素限制而由外匯供求關系自行決定漲落的一種匯率制度。在外匯市場上,當外匯供應不足時,本幣匯率就上升;反之,本幣匯率就下降,從而形成市場匯率。
按照匯率浮動的方式,又可把匯率分為:
(1)單獨浮動,指一國貨幣不與其他國家貨幣發生固定關系,其匯率根據外匯市場的供求變化單獨浮動;
(2)釘住浮動,指選定一種外國貨幣作為基本貨幣,將本國貨幣釘住基本貨幣,當基本貨幣匯率上下浮動時,本國貨幣的匯率也隨之浮動;
(3)聯合浮動,又稱「蛇形浮動」,指一些國家組成某種形式的經濟集團,在集團內部各成員國之間實行固定匯率,規定匯率波動的上下限,有關國家承擔干預義務,共同維持匯率的穩定,而對集團以外的國家則實行共同浮動的辦法。如現在歐盟大部分成員國都加入了聯合浮動。
D. 外匯市場匯率的核算是怎麼進行的
自由兌換的貨幣匯率是兩種貨幣的供求關系決定的,但是各國政府一般也不會任由匯率浮動,太過的時候還是會做些動作來干預的,好比利率或者公開市場操作
人民幣目前不屬於可自由兌換的貨幣,匯率是央行定的,以前是盯住美圓,所以和美圓是固定匯率,和其他貨幣都是用美圓折算,現在匯率是浮動的,但也不是真正的自由浮動,可以說是在政策允許范圍內浮動,實際上還是政策價
E. 外匯市場基準匯率是什麼
通常選擇一種國際經濟交易中最常使用、在外匯儲備中所佔的比重最大的可自由兌換的關鍵貨幣作為主要對象,與本國貨幣對比,訂出匯率,這種匯率就是基本匯率。關鍵貨幣一般是指一個世界貨幣,被廣泛用於計價、結算、儲備貨幣、可自由兌換、國際上可普遍接受的貨幣。目前作為關鍵貨幣的通常是美元,把本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作為基準匯率。
基準匯率是本幣與對外經濟交往中最常用的基本外幣之間的匯率,目前,各國一般都以美元為基本外幣來確定基準匯率。2006年8月以前我國基準匯率包括四種: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匯率、人民幣與日元之間的匯率、人民幣與歐元之間的匯率以及人民幣與港幣之間的匯率。2006年8月以後基準匯率又增加了人民幣對英鎊的匯率。
人民幣基準匯率是由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前一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上形成的美元對人民幣的加權平均價,公布當日主要交易貨幣(美元、日元和港幣)對人民幣交易的基準匯率,即市場交易中間價。
F. 在外匯市場上,外匯的匯率是由誰決定的
匯率是由市場力量決定的,由供求雙發共同決定的。即使是像中國這種有匯率管制的國家,外匯匯率也是以匯率市場的供求為基礎來確定浮動范圍的,不是隨意定的匯率牌價。
除非像朝鮮這種完全與市場經濟搭不上邊兒的國家或者70年代之前的新中國,外匯作為國家戰略資源,完全管制,價格設置完全是為了多進口國內匱乏物資。
G. 外匯市場中,什麼之間的外匯交易市場決定了外匯匯率的高低
外匯匯率,本身就是交易對象;
比如,歐元對美元的匯率,大家交易的對象,就是匯率本身,有的看多,有的看空,進行交易,隨著交易的變化,匯率一直在變化,是交易導致匯率變化。
所以說,
1,在匯率完全放開的情況下,是市場絕對匯率的高低;至於市場背後的交易者,可以是國家也可以是機構,也可以是個人;,
2,在匯率沒有完全放開的情況下,一般國家會規定一個匯率波動范圍的基準,就像我們中國就是,中國人民銀行,規定匯率浮動范圍,在此基礎上,參與各國貨幣匯率之間的交易。再有交易決定價格。
H. 什麼叫外匯匯率有那些標價方法
外匯匯率,是以另一國貨幣來表示本國貨幣的價格,其高低最終由外匯市場決定。外匯買賣一般均集中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它們買賣外匯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利潤,方法是賤買貴賣,賺取買賣差價,其買進外匯時所依據的匯率為買入匯率,也稱買入價;賣出外匯時所依據的匯率叫賣出匯率,也稱賣出價。
如:歐元EUR0.9705、日元JPY119.95、英鎊GBP1.5237、瑞郎CHF1.5003、匯率的最小變化單位為一點,即最後一位數的一個數字變化,如:、歐元EUR0.0001、日元JPY0.01、英鎊GBP0.0001、瑞郎CHF0.0001。
外匯買入價是「外匯賣出價」的對稱。亦稱「買入匯率」
。是外匯銀行向客戶買進外匯時所使用的價格。在採用直接標價法時,外匯摺合本國貨幣數額較少的價格為買入價。即銀行買入外幣時付出的本幣數額。
即銀行買入外幣時付出的本幣數額; 採用間接標價法時,本國貨幣數額較多的價格為買入價,即銀行買入本幣時付出的外幣數額。
外匯賣出價是「外匯買入價」的對稱。亦稱「外匯賣出匯率」。是外匯銀行向客戶賣出外匯時使用的價格。因為其客戶主要是進口商,故賣出價常被稱作「進口匯率」。買賣價之間的差額是外匯銀行的手續費收益。
因為其客戶主要是進口商,故賣出價常被稱作「進口匯率」。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匯摺合本幣數額多的價格是賣出價; 在間接標價法下本幣數額少的價格是賣出價。
FX168財經網專業的外匯黃金資訊、行情、技術分析等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