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匯率漲還是跌糾結啊,請高手回答:)
關於匯率的標價方有兩種,一個是直接標價法,一個是間接標價法。我們平時用的是直接標價法,就是一單位外幣值多少單位的人民幣,也即是用把外幣表示成人民幣的多少。比如說1美元等於6.9元人民幣就是直接標價法。而我們平時說的匯率僅僅是指後面的6.9元人民幣。所以說如果人民升值,那麼人民幣匯率是下降的。
㈡ 人民幣升值哪些行業股票受益為什麼白酒行業股票有什麼特點
人民幣升值進口成本下降,鋼鐵類應該受益
㈢ 人民幣匯率對中國進出口的影響簡述
分析表明:在長期內,人民幣匯率波動性對進口、出口的影響顯著不同,對進口表現為正向沖擊,對出口表現為負向沖擊。在短期內,對進口、出口都表現為負向沖擊,但對進口的沖擊效應稍大。從長期來看,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波動性擴大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貿易順差。分析還表明,中國出口主要受貿易夥伴國實際收入及FDI的推動,且出口對價格變動很敏感;中國進口的增長則主要受中國實際收入增長的推動,且對價格變動不敏感。匯率波動性對中國進出口影響的顯著不同反映了中國經濟內外需求不均衡,貿易結構、貿易方式不合理等經濟中深層次矛盾。
出口增長主要受外部需求和實際有效匯率的影響。外部需求的增長促進了中國出口,而實際有效匯率的提高在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會擬制出口。其實,外部需求是影響中國出口增長的最重要因素。 一般貿易出口和加工貿易出口均對實際有效匯率變化敏感。多數原料類產品的出口與匯率水平負相關。一些產品的出口價格競爭力不強,對匯率有較強的依賴。例如,紙類、 棉紗、黑色金屬(鋼材、粗鋼、錳等)、鋁、木質裝飾品等。人民幣匯率升值將使這些初級產品、原料類產品出口增長減緩,短期內對經濟增長有負面影響。但在長期內將有利於中國調整出口的產品結構,畢竟我國並不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這些資源類產品所處的一般又是高耗能、高污染行業。資源類產品過多的出口短期內容易加大國內「煤電油運」緊張的矛盾,長期內將加大國內的環境、資源的壓力,不利於國內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家有關部門近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擬制部分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出口過快增長,包括陸續採取下調或取消部分產品出口退稅、停止加工貿易、提高出口暫定關稅等措施。這將有利於改善我國的出口產品結構,人民幣升值與這些調控措施有異曲同工之效。 我國某些原料類行業具有較強的價格競爭力,對匯率不甚敏感。這些行業包括焦炭、紡織面料中的有機棉纖維、有色金屬(除鋁外)等。面料作為一種勞動密集型產品,紹興生產的面料出口價格遠低於國際同類產品的價格,因為激烈的國內競爭把出口價格壓到了底線(競爭來自於國內廠商之間)。人民幣一旦升值,為維持同樣的人民幣價格底線,我國出口產品的美元價格將有所提高,但有於之前的國際競爭優勢明顯,人民幣升值之後的價格依然有競爭力,因次,單純的人民幣匯率升值對這些行業不會有明顯的影響。鑒於焦炭、有色金屬是高污染、高能耗的產品,而且匯率、出口退稅的調整夜不會自動地帶來這些產品出口的減少,因此從長遠來說國家應該採取其他的措施對其進行控制。 製造業產品的出口普遍受匯率變動的影響較大。原因在於我國製造業出口產品多集中在低端,競爭優勢不強,競爭方式也主要通過價格手段。 總的來說,出口短期內將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這顯示出當前中國出口產品對價格優勢的依賴程度很高,缺乏非價格方面的核心競爭力,這對改善出口產品結構,提高技術含量,實現出口的產業升級提出了迫切要求。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出口的持續增長提出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反觀日本、台灣省的例子,其在日元、新台幣大幅升值之初也受到過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這種壓力最終帶來的是這兩個經濟體出口的產業升級。 進口 進口需求理論上受實際有效匯率和需求影響。內部需求與進口呈正比,實際有效匯率與進口呈反比,因為匯率的上升將導致進口商品本幣價格的下降。與出口相似,進口也可以分兩部分——國內消費或投資用進口(一般貿易進口)和加工貿易進口,因此,加工貿易生產的這部分內部需求實質上來源於外部。 因為實際有效匯率的上升將增加一般貿易進口,但由於加工貿易出口的放緩而導致加工貿易進口的減少,所以人民幣匯率升值對進口總額影響並不大。 人民幣升值對不同行業的進口影響各異。 將有利於中國對原料、能源產品的進口。分行業來看,橡膠、原木、紙漿、毛料、銅礦石、塑料、原油和有色金屬等產品進口對匯率比較敏感。雖然這些原料、能源類產品的總需求有一定的剛性,但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將降低人民幣進口價格從而帶來進口量的增長。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升值未必導致鋼材進口量的增加,這是因為國內鋼鐵產能的不斷擴張帶來了較強的進口替代效應,在剔除了經濟增長導致的進口增長之後,我國的鋼鐵進口與匯率變化的關系不大。 集成電路的進口量與實際有效匯率變動呈反向關系。原因是集成電路的進口更多的是滿足於加工貿易出口的需要,人民幣升值後,集成電路進口將受需求(加工貿易出口)下降的影響而減少。 匯率的升值也未必帶來製造業產品進口量的顯著增加,其原因在於進口替代效應在這些產品上表現突出。例如電視機、錄音機、汽車等。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國內的製造能力不斷提高,一些產品的國產化程度越來越高。原本需要進口的商品現在已越來越被國內生產(雖然這些最終產品的原料或者零部件仍需進口),這種進口替代效應主要體現為這些產品的進口量雖隨經濟水平的提高而增長,但在剔除了經濟增長因素之後的進口量與總體呈上升趨勢的實際有效匯率負相關。
㈣ 人民幣匯率變動對行業的影響
匯率變動(fluctuations in exchange)是指貨幣對外價值的上下波動,包括貨幣貶值和貨幣升值。匯率是一個國家的貨幣可以被轉換成其他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是指匯率發生變化,或某貨幣相對於另一個貨幣價值的改變。引起匯率變動的因素很多,如貿易、通貨膨脹等。
主要影響:
(一) 匯率變動對進出口貿易收支的影響
匯率變動會引起進出口商品價格的變化,從而影響到一國的進出口貿易。一國貨幣的對外貶值有利於該國增加出口,抑制進口。反之,如果一國貨幣對外升值,即有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匯率變動對非貿易收支的影響如同其對貿易收支的影響。
(二)匯率變動對國內物價水平的影響:一是對貿易品價格的影響;二是對非貿易品價格的影響。
(三)匯率變動對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匯率變化對資本流動的影響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本幣對外貶值後,單位外幣能摺合更多的本幣,這樣就會促使外國資本流入增加,國內資本流出減少;二是如果出現本幣對外價值將貶未貶、外匯匯價將升未升的情況,則會通過影響人們對匯率的預期,進而引起本國資本外逃。
(四)匯率變化對外匯儲備的影響。貨幣貶值對一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影響;儲備貨幣的匯率變動會影響一國外匯儲備的實際價值;匯率的頻繁波動將影響儲備貨幣的地位。
(五)匯率變動對一國國內就業、國民收入及資源配置的影響。當一國本幣匯率下降,外匯匯率上升,有利於促進該國出口增加而抑制進口,這就使得其出口工業和進口替代工業得以大力發展,從而使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國內就業機會因此增加,國民收入也隨之增加。反之,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升,該國出口受阻;進口因匯率刺激而大量增加,造成該國出口工業和進口替代業萎縮,則資源就會從出口工業和進口替代業部門轉移到其他部門。
(六)匯率變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小國的匯率變動只對其貿易夥伴國的經濟產生輕微的影響,發達國家的自由兌換貨幣匯率的變動對國際經濟則產生比較大的,甚至巨大的影響。
㈤ 在研究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各行業影響時要用什麼匯率
匯率變動對就業的影響
一、匯率變動對就業的影響:
(一)宏觀經濟分析:匯率變動對就業的短期影響
1.匯率通過貿易渠道影響產出和就業。
(1)從產品市場來看,貨幣貶值導致凈出口以及總需求增加,產生更高的產出和就業水平;
貨幣升值導致凈出口以及總需求的減少,產出和就業水平下降。
(2)從資產市場來看,產出增加導致實際貨幣需求增加,均衡利率上升,在利率平價關系的作用下,貨幣升值;產出減少導致實際貨幣需求減少,均衡利率下降,貨幣貶值。
2.通過消費和投資影響產出和就業。
(1)匯率變動對消費的影響。
匯率變化通過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影響消費。
替代效應:匯率變化會導致進口品和非貿易品最佳替換率的變化,消費者將調整兩者的消費比例。增加相對便宜商品的消費。收入效應:匯率變化會使消費者實際收入發生變化,即使名義收入不變,進口品價格的上升或下降會使其實際收入下降或增加。貨幣升值對消費的總效應是增加消費,其中對進口品消費必定增加,而對非貿易品消費一般會減少;相反,貨幣貶值的總效應是減少消費。匯率變化對消費的作用強度或影響程度主要取決於進口品的需求彈性以及進門品在總消費中的比重。
(2)匯率變動對投資的影響。
投資主要由要素價格和產出價格及其變化決定。當貨幣貶值時,出口增加,出口部門的產出增加將促進投資增加;另外,貨幣貶值也使得外幣表示的國外資本的購買力增強,外資流入將增加;由於資本存量成本中包含了資本增值,可能的貨幣升值會大大降低資本存量成本,如果存在幣值低估,貨幣升值預期會對投資有促進作用。
㈥ 人民幣匯率貶值對哪些行業有利
此次人民幣貶值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的國內經濟穩定發展的舉措.
因為人民幣不是自由兌換貨幣,人民幣匯率水平是對外的價值,人民幣貶值主要目的一是促進國內出口(出口企業以外幣計價的出口收入能夠換到更多的人民幣),增加出口企業的競爭力(國際金融危機對國內出口企業影響很大,特別是對勞動密集型企業);二是增加外商在國內投資的資本抽逃的成本(我國是外國直接投資額最大的國家),穩定國內經濟.對我們的生活來說影響不大.當然如果近期到國外旅遊或學習等需要支付外匯,則成本增大;還有國內的企業的生產促進會直接增加就業,增加人們的收入,就這點,對我們生活質量的進高還是有利的.
人民幣匯率貶值應該說對外貿行業有利
㈦ 人民幣匯率升值與中國進出口的貿易研究的現狀
出口
出口增長主要受外部需求和實際有效匯率的影響。外部需求的增長促進了中國出口,而實際有效匯率的提高在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會擬制出口。其實,外部需求是影響中國出口增長的最重要因素。
一般貿易出口和加工貿易出口均對實際有效匯率變化敏感。多數原料類產品的出口與匯率水平負相關。一些產品的出口價格競爭力不強,對匯率有較強的依賴。例如,紙類、
棉紗、黑色金屬(鋼材、粗鋼、錳等)、鋁、木質裝飾品等。人民幣匯率升值將使這些初級產品、原料類產品出口增長減緩,短期內對經濟增長有負面影響。但在長期內將有利於中國調整出口的產品結構,畢竟我國並不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這些資源類產品所處的一般又是高耗能、高污染行業。資源類產品過多的出口短期內容易加大國內「煤電油運」緊張的矛盾,長期內將加大國內的環境、資源的壓力,不利於國內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國家有關部門近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擬制部分高能耗、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出口過快增長,包括陸續採取下調或取消部分產品出口退稅、停止加工貿易、提高出口暫定關稅等措施。這將有利於改善我國的出口產品結構,人民幣升值與這些調控措施有異曲同工之效。
我國某些原料類行業具有較強的價格競爭力,對匯率不甚敏感。這些行業包括焦炭、紡織面料中的有機棉纖維、有色金屬(除鋁外)等。面料作為一種勞動密集型產品,紹興生產的面料出口價格遠低於國際同類產品的價格,因為激烈的國內競爭把出口價格壓到了底線(競爭來自於國內廠商之間)。人民幣一旦升值,為維持同樣的人民幣價格底線,我國出口產品的美元價格將有所提高,但有於之前的國際競爭優勢明顯,人民幣升值之後的價格依然有競爭力,因次,單純的人民幣匯率升值對這些行業不會有明顯的影響。鑒於焦炭、有色金屬是高污染、高能耗的產品,而且匯率、出口退稅的調整夜不會自動地帶來這些產品出口的減少,因此從長遠來說國家應該採取其他的措施對其進行控制。
製造業產品的出口普遍受匯率變動的影響較大。原因在於我國製造業出口產品多集中在低端,競爭優勢不強,競爭方式也主要通過價格手段。
總的來說,出口短期內將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這顯示出當前中國出口產品對價格優勢的依賴程度很高,缺乏非價格方面的核心競爭力,這對改善出口產品結構,提高技術含量,實現出口的產業升級提出了迫切要求。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出口的持續增長提出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反觀日本、台灣省的例子,其在日元、新台幣大幅升值之初也受到過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這種壓力最終帶來的是這兩個經濟體出口的產業升級。
進口
進口需求理論上受實際有效匯率和需求影響。內部需求與進口呈正比,實際有效匯率與進口呈反比,因為匯率的上升將導致進口商品本幣價格的下降。與出口相似,進口也可以分兩部分——國內消費或投資用進口(一般貿易進口)和加工貿易進口,因此,加工貿易生產的這部分內部需求實質上來源於外部。
因為實際有效匯率的上升將增加一般貿易進口,但由於加工貿易出口的放緩而導致加工貿易進口的減少,所以人民幣匯率升值對進口總額影響並不大。
人民幣升值對不同行業的進口影響各異。
將有利於中國對原料、能源產品的進口。分行業來看,橡膠、原木、紙漿、毛料、銅礦石、塑料、原油和有色金屬等產品進口對匯率比較敏感。雖然這些原料、能源類產品的總需求有一定的剛性,但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將降低人民幣進口價格從而帶來進口量的增長。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升值未必導致鋼材進口量的增加,這是因為國內鋼鐵產能的不斷擴張帶來了較強的進口替代效應,在剔除了經濟增長導致的進口增長之後,我國的鋼鐵進口與匯率變化的關系不大。
集成電路的進口量與實際有效匯率變動呈反向關系。原因是集成電路的進口更多的是滿足於加工貿易出口的需要,人民幣升值後,集成電路進口將受需求(加工貿易出口)下降的影響而減少。
匯率的升值也未必帶來製造業產品進口量的顯著增加,其原因在於進口替代效應在這些產品上表現突出。例如電視機、錄音機、汽車等。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國內的製造能力不斷提高,一些產品的國產化程度越來越高。原本需要進口的商品現在已越來越被國內生產(雖然這些最終產品的原料或者零部件仍需進口),這種進口替代效應主要體現為這些產品的進口量雖隨經濟水平的提高而增長,但在剔除了經濟增長因素之後的進口量與總體呈上升趨勢的實際有效匯率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