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要推進匯率和利率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要推進匯率和利率

發布時間: 2021-05-23 12:02:04

① 利率與匯率的關系

匯率和利率的區別:
1、匯率又稱外匯行市或匯價,是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
2、利率政策是一個國家貨幣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貨幣政策得以實施的主要手段之一:
(1)利率又稱利息率,利率表示一定時期內利息量與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計算則稱為年利率。
(2)利率是借款人需向其所借金錢所支付的代價,亦是放款人延遲其消費,借給借款人所獲得的回報。
(3)利率通常以一年期利息與本金的百分比計算。利率是調節貨幣政策的重要工具,亦用以控制例如投資、通貨膨脹及失業率等,繼而影響經濟增長。
利率與匯率的高低,能反映一國宏觀經濟運行的基本狀況,利率與匯率的變動,又將影響所有宏觀經濟變數如國民生產總值、物價水平、就業水平、國際收支、經濟增長率等等。
利率與匯率作為重要的經濟杠桿,對宏觀經濟運行與微觀經濟活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調節作用。因此,利率與匯率的變動是判斷一國宏觀經濟形勢的主要依據之一,利率與匯率的走勢分析是宏觀經濟形勢預測的主要手段。

② 匯率和利率的差別是什麼

1、概念不同


匯率又稱外匯利率,外匯匯率或外匯行市,指的是兩種貨幣之間兌換的比率,亦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具體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

利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與借貸資金額即本金的比率。利率是決定企業資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企業籌資、投資的決定性因素,對金融環境的研究必須注意利率現狀及其變動趨勢。

2、作用不同

利率是決定企業資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企業籌資、投資的決定性因素,對金融環境的研究必須注意利率現狀及其變動趨勢。

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3、影響因素不同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利息仍作為平均利潤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潤率決定的,即利率的高低首先取決於社會平均利潤率的高低。根據中國經濟發展現狀與改革實踐,這種制約作用可以概括為:利率的總水平要適應大多數企業的負擔能力。

匯率對進出口的影響:匯率上升(直接標價法),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外匯匯率上漲,本幣匯率下跌)。

③ 利率和匯率有什麼關系和影響

回顧過去二十多年,中國每次重大的經濟啟動都由深遠的改革所奠定。但2008年和2009年的經濟刺激政策,卻是一種典型的只有寬松但無配套改革的政策。瑞信證券中國研究部主管陳昌華認為,應加速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並推動國企改革、加大民營經濟活力。 仔細研究了利率與利差方面的數據,一年之內降息三到四次的可能性在上升,這自然是個極度寬松的信號,但不是全面寬松,有保有壓必須保持,財政政策必須同步配合,切實引導資金流入實體,並促使各層次資本市場結構優化,當然,匯率政策也須部分配合,加速健全離岸人民幣市場,引導跨境資本為我所用! 天秤座明日運勢:福星獅子座,剋星白羊座。休閑游樂運佳,由你來主導行程大家都能玩得很盡興喔。當然注目的焦點在你身上,所以今天對裝扮得講究一點啰。而今天也可利用來與朋友討論些有關財務方面的話題,對最近匯率與銀行利率做些研究,不一定要立刻有 新錦江大酒店,央行調統司盛司長在上海發展沙龍上發表演講:協調推進利率,匯率改革和資本賬戶開放 我們經歷過重大的金融改革:1992年小平南巡談話後正規資本市場的形成;1996年農業銀行與農村信用社脫鉤,出現了國有和合作制兩種所有制形式;2005年後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另外一些內容則純屬技術安排,比如一行三會管理格局、資本充足率、匯率形成機制、利率市場化等。 :中國經濟今天需要的是,打破銀行壟斷,打破國企壟斷,削減企業稅負,降低民營資本在重要行業的准入門坎,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只有在體制上有所突破,生產力才可能上到新的台階,就業與收入才可能有可持續的增加,經濟才可能有新的繁榮 歐元區對核心國和邊緣國都是有利,核心國避免匯率上升,邊緣國獲得超低利率融資。從宏觀經濟原則來講,希臘退歐是必須,它一方面不可能通過緊縮重塑競爭力,另一方面也不可能達到歐洲的要求。問題是,這種退出是有序還是突然性?這需要歐洲領導人的智慧和給希臘一定程度的讓利。

④ 匯率和利率的關系是什麼

利率與匯率的原理是基於利率平價理論。資本是逐利的,利差會帶來跨境資本流動,而資本的利差套利活動會改變貨幣供需,而貨幣的供需則會改變匯率。

比如兩個國家貨幣分別是A和B,兌換比例是1:2。再假設A貨幣所在國利率為2%,B貨幣所在國利率為4%。

借入A貨幣100單位,兌換成200單位的B貨幣,然後存在B國,1年後獲得208單位的B,然後再兌換回A貨幣,獲得104單位的A,歸還102單位後,凈賺2單位的A。

(4)要推進匯率和利率擴展閱讀:

匯率變動通過影響國內物價水平、影響短期資本流動而間接地對利率產生影響。首先,當一國貨幣匯率下降時,有利於促進出口、限制進口,進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動一般物價水平上升,引起國內物價水平的上升,從而導致實際利率下降。

這種狀況有利於債務人、不利於債權人,從而造成借貸資本供求失衡,最終導致名義利率的上升。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升,對利率的影響正好與上述情況相反。

其次,當一國貨幣匯率下降之後,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往往使人們產生該國貨幣匯率進一步下降的預期,在本幣貶值預期的作用之下,引起短期資本外逃,國內資金供應的減少將推動本幣利率的上升。

⑤ 利率和匯率之間的關系

利率和你在銀行存款之間的利息有關哈,匯率是不同的貨幣之間的兌換比例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望採納,謝謝。

⑥ 為什麼說利率提高就會匯率升高

一.匯率政策和利率政策
長期以來,在我國的宏觀調控中並沒有對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的協調給予足夠的重視,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幾乎是完全分離的。從1994年以來,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由此開始,我國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之間的影響日益密切。
二.
1.1 利率變動對匯率的影響
首先,利率政策通過影響經常項目對匯率產生影響。當利率上升時,信用緊縮,貸款減少,投資和消費減少,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進口,促進出口,減少外匯需求,增加外匯供給,促使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匯率上升。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信用擴張,貨幣供應量(M2)增加,刺激投資和消費,促使物價上漲,不利於出口,有利於進口。在這種情況下會加大對外匯需求,促使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降。這里以人民幣利率下調為例來說明利率-匯率機制的傳導效應:利率下降,國內需求上升,進口需求也上升,導致人民幣匯率下降;進口需求上升和通貨膨脹率上升,使得對人民幣貶值預期增加,企業進口增加而出口減少,資金外流增加,導致人民幣匯率下降。實際利率的下降引起外匯匯率上升、人民幣匯率下降。實際上,人民幣匯率下降的效果是擴張性的:一方面,人民幣匯率下降,在國外相對價格變化的影響下,由於出口擴大,在乘數作用下使國民收入得到多倍擴張,另一方面,人民幣匯率下降通過收入再分配效應和資產效應導致國內需求下降;與此同時,出口企業利潤增加,進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動一般物價水平上升。總之,人民幣利率下調造成人民幣匯率下降,對總需求的影響是雙重的。其次,通過影響國際資本流動間接地對匯率產生影響。當一國利率上升時,就會吸引國際資本流入,從而增加對本幣的需求和外匯的供給,使本幣匯率上升、外匯匯率下降。而且,一國利率的提高,促進國際資本流入增加,而資本流出減少,使國際收支逆差減少,支持本幣匯率升高。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可能導致國際資本流出,增加對外匯的需求,減少國際收支順差,促使外匯匯率上升、本幣匯率下降。
1.2 匯率變動對利率的影響
匯率變動對利率的影響也是間接地作用,即通過影響國內物價水平、影響短期資本流動而間接地對利率產生影響。首先,當一國貨幣匯率下降時,有利於促進出口、限制進口,進口商品成本上升,推動一般物價水平上升,引起國內物價水平的上升,從而導致實際利率下降。這種狀況有利於債務人、不利於債權人,從而造成借貸資本供求失衡,最終導致名義利率的上升。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升,對利率的影響正好與上述情況相反。其次,當一國貨幣匯率下降之後,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往往使人們產生該國貨幣匯率進一步下降的預期,在本幣貶值預期的作用之下,引起短期資本外逃,國內資金供應的減少將推動本幣利率的上升。如果本幣匯率下降之後,人們存在匯率將會反彈的預期,在這種情況下,則可能出現與上述情況相反的變化,即短期資本流入增加,國內資金供應將隨之增加,造成本幣利率下降。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下降之後能夠改善該國的貿易條件,隨著貿易條件的改善將促使該國外匯儲備的增加。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外匯儲備的增加意味著國內資金供應的增加,資金供應的增加將導致利率的降低。相反,如果一國貨幣匯率上升將造成該國外匯儲備的減少,則有可能導致國內資金供應的減少,而資金供應的減少將影響利率使之上升。
1.3 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的傳導機制
從我國的情況來看,利率-匯率傳導機制是通過國內經濟間接影響貨幣政策效應,這種傳導機制的主要內容是: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是利率,通過國內經濟間接的影響匯率,再由匯率變化反過來影響國內金融運行和經濟活動,從而影響國內貨幣政策的效應。然而,由於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尚在改革進程中,國內大的經濟環境還不完善,所以在我國利率-匯率傳導機制發生作用的條件還很不成熟。盡管我國已經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但是我國目前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仍然受到嚴格的管制,外匯市場仍大體屬於封閉型的外匯頭寸市場僅限於銀行間的外匯交易,而且國內貨幣市場不發達,貨幣市場與外匯市場的直接聯系並未真正建立起來。因此,利率作為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卻無法通過貿易和境內外資金流動影響匯率,只能通過影響國內經濟的間接方式來影響匯率。反過來,匯率的變化又會引起國際收支和國內生產的相應變化,這些變化又會作用於金融領域,從而對貨幣政策的效應產生影響。===============================================================================(一)政治局勢

⑦ 請經濟學高手回答利率與匯率之間的關系

利息=本金*利率,利息是金額的概念,利率是一個比例!

  1. 首先,利率政策通過影響經常賬戶來影響匯率。當利率上升,信貸緊縮,貸款減少,投資和消費減少,價格下降,進口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出口增加,外匯需求減少,外匯供應增加,外匯匯率下降,而當地貨幣的匯率正在上升。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信貸擴張和貨幣供應量(M2)增加,刺激投資和消費,促使價格上漲,不利於出口,有利於進口。在這種情況下,外匯需求將增加,外匯匯率將上升,本幣的匯率將下降。實際利率下降導致匯率上升,人民幣匯率下降。

  2. 通過影響國際資本流動間接影響匯率。當一個國家的利率上升時,它將吸引國際資本流入,從而增加對當地貨幣和外匯供應的需求,導致當地貨幣匯率上升和外匯匯率下降。此外,一國的利率上升促進了國際資本流入的增加,而資本外流的下降減少了國際收支逆差,並支持了當地貨幣匯率的上升。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可能導致國際資本外流,增加外匯需求,減少國際收支順差,促進外匯匯率上升和下降。當地貨幣的匯率。

  3. 匯率變化對利率的影響匯率變化對利率的影響也是間接的,即通過影響國內價格水平和影響短期資本流動間接影響利率。首先,當一個國家的貨幣匯率下降時,有利於促進出口,限制進口,提高進口商品成本,推高總體價格水平,導致國內價格上漲,導致實際利率下降。這種情況有利於債務人和債權人,導致借款資本的供需不平衡,最終導致名義利率上升。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匯率上升,對利率的影響恰恰與上述相反。其次,當一個國家的貨幣匯率下降時,往往會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導致人們預期該國的貨幣匯率會進一步下跌。在當地貨幣貶值的影響下,將導致短期資本外逃,國內資本供給減少將促進本幣的利率上升。如果當地貨幣的匯率下降,則預期匯率將反彈。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出現與上述情況相反的變化,即短期資本流入的增加將增加國內資本供應,導致本幣的利率下降。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匯率下降可以改善該國的貿易條件,隨著貿易條件的改善,它將導致該國的外匯儲備增加。假設其他條件保持不變,外匯儲備增加意味著國內資金供應增加,資金供應增加將導致利率下降。相反,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匯率上升將導致該國的外匯儲備減少,則可能導致國內資金供應減少,而資金供應的減少將影響利率。

(7)要推進匯率和利率擴展閱讀

利率對匯率的傳導機制

1、經常賬戶方面。利率變化通過影響企業成本進而影響出口,引起國際收支變化,最終影響匯率變動。如利率上升時,企業成本增加,使出口商品競爭力下降,出口額減少,引起國際收支轉向逆差,帶來本幣貶值壓力或直接導致本幣匯率下跌。

2、資本賬戶方面。利率變化通過影響套利資本流動,引起國際收支變化,最終影響匯率變動。如利率上升,國際資本大量流入,增加對本幣的需求,國際收支轉向順差,帶來本幣升值壓力或直接導致本幣升值。

⑧ 利率和匯率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1)利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利息額與借貸資金額即本金的比率。

(2)匯率(又稱外匯利率,外匯匯率或外匯行市)兩種貨幣之間兌換的比率,亦可視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對另一種貨幣的價值。

2、作用不同:

(1)利率是決定企業資金成本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時也是企業籌資、投資的決定性因素,對金融環境的研究必須注意利率現狀及其變動趨勢。

(2)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3、決定性因素不同:

(1)利率的決定取決於儲蓄供給、投資需要、貨幣供給、貨幣需求四個因素,導致儲蓄投資、貨幣供求變動的因素都將影響到利率水平。

(2)匯率是由外匯市場決定。

4、影響不同:

(1)當利率上升時,信用緊縮,貸款減少,投資和消費減少,物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進口,促進出口,減少外匯需求,增加外匯供給,促使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匯率上升。與利率上升相反,當利率下降時,信用擴張,貨幣供應量增加,刺激投資和消費,促使物價上漲,不利於出口,有利於進口。

(2)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杠桿,匯率下降,能起到促進出口、抑制進口的作用。

⑨ 匯率和利率是什麼關系

一,匯率和利率的關系:

  1. 利率政策是一個國家貨幣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貨幣政策得以實施的主要手段之一。匯率是一國貨幣同另一國貨幣兌換的比率。如果把外國貨幣作為商品的話,那麼匯率就是買賣外匯的價格,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因此也稱為匯價。

  2. 利率與匯率的高低,能反映一國宏觀經濟運行的基本狀況,利率與匯率的變動,又將影響所有宏觀經濟變數如國民生產總值、物價水平、就業水平、國際收支、經濟增長率等等。利率與匯率作為重要的經濟杠桿,對宏觀經濟運行與微觀經濟活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調節作用。因此,利率與匯率的變動是判斷一國宏觀經濟形勢的主要依據之一,利率與匯率的走勢分析是宏觀經濟形勢預測的主要手段。

  3. 許多國家都是根據貨幣政策實施的需要,適時運用利率工具,對利率水平和利率結構進行調整,進而影響社會資金供求狀況,實現貨幣政策的既定目標。開放經濟條件下,無論實行什麼樣的匯率制,匯率與利率都存在緊密的聯系。

  4. 由於利率影響外匯市場上的貨幣供求,利率會進而影響匯率。當兩個對外開放的市場經濟國家,如果利率水平有差別,貨幣資本就會從利率水平偏低的國家流向利率水平偏高的國家。當利率引起大量資本在國際之間的轉移,外國資本流入的國家,外匯供過於求,本幣升值;本國資本流出的國家,外匯供不應求,本幣貶值。匯率波動,則有可能影響經濟。

⑩ 利率,稅率和匯率,哪個更重要

目前第三次上調准備金率大勢已定,中國正在向貨幣政策回歸。那麼存在一個問題,是先調利率還是先調人民幣匯率?
這里首先要明確中國的前提:一是中國的流動性過剩由來已久:二是中國經濟出現「潮湧現象」:
國研網預測,2010年流動性生成機制將發生較大的結構轉換。以新增貸款派生存款為主的內生貨幣創造佔比將由2009年的超高水平回落;而以人民幣升值、外貿復甦為主的外匯占款增加將彌補2010年新增貸款量下降所減少的流動性損失,並將形成2010年流動性的主要補充力量,

世界銀行副行長林毅夫教授曾引入「潮湧現象」形容發展中國家的產業升級,由於後發勢力的存在,發展中國家在產業升級時,企業所要投資的是技術成熟、產品市場已經存在、處於世界產業鏈內部(而非前沿)的產業,企業對哪一個產業是新的或者是有前景的很容易「英雄所見略同」,於是紛紛湧向相同的某個產業。[1]
由於企業投資過度集中,難免出現產能過剩,於是企業又紛紛湧向下一個產業,再產能過剩就再湧入下一個產業……企業這樣一波接一波地湧向相同的某個行業,就出現了產業升級過程中的「潮湧現象」。

由於流動性過剩,中國的經濟正處於「潮湧現象」。
一是房市存在「潮湧現象」,房地產泡沫不勝枚舉。
二是股市存在「潮湧現象」,以創業板為甚。在2009年各大銀行的突擊放貸中,流入股市的資金規模恐怕更大。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將關緊資金的閘門,阻止當前資產泡沫化過度發展,防止其威脅到經濟的整體健康。

三是產業存在「潮湧現象」,最典型的就是上世紀90年代的信息產業和互聯網泡沫。
無論是國際的新興產業(比如新能源、新材料和新醫葯等),還是國內的新興產業(比如物流、旅遊和消費品等),「潮湧現象」導致中國實體經濟投資領域呈現「非理性繁榮」。

四是區域存在「潮湧現象」。中國社會科學院蔡仿指出,從2000-2007年的情況來看,東北和中部地區的全要素生產率(體現技術進步)的增長率和貢獻率都高於華東和華南沿海地區。
這種發展路徑某種程度上違背了各地區在資源稟賦上的比較優勢,可以看做是一種非理性的「潮湧現象」。

由於流動性過剩,引發產業過剩、房市過剩、股市過剩、區域過剩。因此,中國似乎存在一個流動性陷阱,就像一個巨大的黑洞,吞噬著房市、股市、產業和地區。
「潮湧現象」還說明高投資並不一定會帶來高回報。按照凱恩斯解釋,如果儲蓄大於投資,將會產生有效需求不足,從而引發經濟衰退和失業問題。他將自己的論證建立在三大心理定律的基礎上,即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資本邊際效率遞減和流動性偏好問題。
因此,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貨幣在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呈現的不同特徵。

人們不禁要問,調整准備金率有力度夠嗎?
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是中國的特徵。並且處於二大的預期:一是通貨膨脹,二是就業。
鑒於中國仍然處於人口參與率較高且長期持續的狀態,鑒於工業化和城市化仍然將長期構成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內容,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的三高格局將在我國長期持續的流動性過剩,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相結合必定無疑。

目前通過提高准備金率以收縮貨幣和信貸減少外匯占款壓力,也使商業銀行間的不均衡發展擴大。真正能通過貨幣乘數起到明顯收縮貨幣作用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不能得到應有的收縮,而乘數作用較小的中小銀行卻剛性地大力收縮,弱化了中小金融機構的資金狀況,不利於貨幣政策效率的提高。

如果「潮湧現象」持續不退是由存量投資項目造成的,用加息來抑制投資增長就無效。加息只對抑制新上項目有效,而對存量投資項目是無效的,因為對於投資人來說,廢棄已經發生大量建設費用的項目,其損失遠比加息所形成的財務負擔要大得多。
世界各國的實踐證明,對於已經出現的資產泡沫而言,利率手段的效果是不明顯的。用利率手段來抑制效果也會極為有限,因為中國外匯儲備仍是美國的第一債務國,加息會對國際「熱錢」流入形成新的刺激,迫使中國央行繼續投放更多的貨幣,卻導致了增加貨幣供給,是得不償失的。

應對流動性過剩,採用加息政策,中國進場的熱錢和產業「閑錢」會轉向短期套利的投機行為中,這反而增加人民幣增值的壓力,惡性循環;應對「潮湧現象」,啟動稅收政策,會更加影響結構調整還沒有到位的中國實體經濟的復甦進程。
中國的利率、稅率和匯率應該是相互關聯的。雖然人民幣匯率上升有N個不利,權衡之下,人民幣匯率轉為浮動的重要性更大。
中國的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已越來越緊密,貨幣政策調控下的財政政策,中國經濟才能「硬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