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匯黃金 » 名義匯率字母
擴展閱讀
股票投資經濟學 2021-06-17 16:24:20

名義匯率字母

發布時間: 2021-05-23 06:01:55

『壹』 為什麼用字母s表示匯率水平

一是指名義匯率用兩國價格水平調整後的匯率,即外國商品與本國商品的相對價格,它反映了本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實際匯率是指名義匯率乘以外國的物價指數,再除以本國的物價指數。名義匯率是指公布的匯率。我們知道,各國政府為達到增加出口和限制進口,經常對各類出口商品進行財政補貼或減免稅收,對進口則徵收各種類型的附加稅,實際匯率便是名義匯率與這些補貼和稅收的之和或之差,用公式表示:實際匯率=名義匯率±財政補貼和稅收減免 實際匯率=名義匯率-通貨膨脹率 ,公式為:s=S×P*/P,其中s表示實際匯率,S表示名義匯率(直接標價法下),P*表示外國價格水平,P表示本國價格水平;[1]

另一是指事實上的 匯率,將政府實行的 貿易政策對有關主體的影響考慮進去之後的匯率,如政府對 出口進行 補貼,則對本國的出口企業而言,其事實上面對的匯率(即實際匯率)為:S+以 本幣表示的補貼額/以 外幣表示的出口額

『貳』 各幣種的英文縮寫是什麼

1、人民幣——RMB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管理人民幣的主管機關,負責人民幣的設計、印製和發行。

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的輔幣單位為角、分。1元等於10角,1角等於10分。人民幣符號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寫Y加上兩橫即「¥」。

2、美元——USD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 貨幣縮寫:USD;ISO 4217貨幣代碼:USD;符號:USA$)是美利堅合眾國的法定貨幣。目前流通的美元紙幣是自1929年以來發行的各版鈔票。

1792年美國鑄幣法案通過後出現。當前美元的發行是由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控制。自1913年起,美國建立聯邦儲備制度,發行聯邦儲備券。現行流通的鈔票中99%以上為聯邦儲備券。

3、日元——JPY

日元(日語:円,日語羅馬音:en,英文:Yen),其紙幣稱為日本銀行券,是日本的法定貨幣,日元也經常在美元和歐元之後被當作儲備貨幣。貨幣代碼為JPY。

日元是日本的貨幣單位名稱,創設於1871年5月1日。1897年日本確立金本位制,含金量定為0.75克,1953年5月含金量宣布為0.00246853克,1988年3月31日徹底廢除金本位制度。

發行中的紙幣有1000、2000、5000、10000日元四種,硬幣有1、5、10、50、100、500日元六種面額。

4、歐元——EUR

歐元(Euro)是歐盟中19個國家的貨幣。歐元的19會員國是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芬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希臘、馬爾他、塞普勒斯。

1999年1月1日在實行歐元的歐盟國家中實行統一貨幣政策(Single Monetary Act),2002年7月歐元成為歐元區唯一合法貨幣。

歐元由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和各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組成的歐洲中央銀行系統(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ESCB)負責管理。

5、英鎊——GBP

英鎊是英國國家貨幣和貨幣單位名稱。英鎊主要由英格蘭銀行發行,但亦有其他發行機構。最常用於表示英鎊的符號是£。國際標准化組織為英鎊取的ISO 4217貨幣代碼為GBP(Great Britain Pound)。除了英國,英國海外領地的貨幣也以鎊作為單位,與英鎊的匯率固定為1:1。

由於英國是世界最早實行工業化的國家,曾在國際金融業中占統治地位,英鎊曾是國際結算業務中的計價結算使用最廣泛的貨幣。

『叄』 經濟學中字母縮略EP/P是什麼意思

如果是國際貿易的話,q=ep/p是real exchange rate的公式。
Real Exchange Rate = Nominal Exchange Rate * Pice in Foreign Country / Price in Home Country
這個公式是用來將名義匯率轉換為實際匯率, 也就是衡量購買力平價的方法。

『肆』 各種貨幣的字母縮寫

歐元,英鎊,澳元,人民幣,馬來西亞幣,印尼,新加坡幣,紐西蘭,越南,韓幣,泰銖,菲律賓,日元,美金

對美金的,可以告訴你個大概的,12月2號的
歐元0.75,英鎊0.5,澳元1.27,人民幣7.83,馬來西亞幣3.59,印尼9165,新加坡幣1.54,紐西蘭1.45,越南16000,韓幣928,泰銖35.8,菲律賓49.5,日元115,美金1
不太准,湊合著看

變動當然有啊,每天都在變

『伍』 宏觀經濟學中、各個字母代表的意思齊全的。

名義GDP: (網路文庫找的)
實際GDP:
GDP:國內生產總值.
GNP:國民生產總值
NDP:國內生產凈值 (NDP=GDP-折舊)
NNP:國民生產凈值 (NNP=GNP-折舊)
NI:國民收入(亦可用Y表示)
PI:個人收入
DPI:個人可支配收入
C:(消費)居民消費支出
I:(投資)企業投資
G:(政府購買)政府購買支出
T:(稅收)政府稅收
TR:政府轉移支付
NX:凈出口(X-M;X:出口,M:進口)
GDP=C+I+G+(X-M)=C+I+G+NX(支出法)
N:就業量
U:失業量
L:勞動力總量 (L=N+U)
u:失業率 (u=U/L)
n:就業率 (n=N/L)
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PPI:生產者價格指數
GDP縮減指數
c:消費
i:投資
s:儲蓄
t:稅收
g:政府購買
x:出口
m:進口
y:可支配收入
APC:平均消費傾向
MPC:邊際消費傾向
APS:平均儲蓄傾向
MPS:邊際儲蓄傾向
Ki:投資乘數(+)
Kg:政府購買乘數(+)
Kt:稅收乘數(-)
KB:平衡預算乘數(KB=Kg+Kt=1)
Ktr:政府轉移支付乘數(+)
Kx:出口乘數(+)
Km:進口乘數(-)
(第65頁)
K:資本存量 (ΔK=i )
R0:現值或本金
Rn:第n年的未來收入或終值本利和
r:年利率
Rn=R0(1+r)n
(第66頁)
Pk:資本品的供給價格
MEC:資本邊際效率:是一種貼現率,這種貼現率正好使一項資本物品的使用期內各預期收益的現值之和等於這項資本品的供給價格或者重置資本。
R1,R2,R3,...,Rn:某項投資從第1期到第n期各期的收益
d:投資需求對利率變動的反應程度 ()
e: 自發性投資
α:邊際儲蓄傾向
β:邊際消費傾向
I:投資
S:儲蓄
L:貨幣需求
L1:貨幣的交易需求和預防需求
L2:貨幣的投機需求
L1(y):交易貨幣需求量
L2(y):投機貨幣需求量
M:貨幣供給(名義)
m:貨幣供給(實際)
k:交易貨幣需求量對收入變動的反應程度
h:投機貨幣需求量對利率變動的反應程度
A:技術水平
W:實際工資額
P:實際工時

『陸』 美元貨幣符號$的前面加一個A,就是A$,是哪國貨幣,目前對人民幣匯率是

歐元的符號

歐元符號是由英文的第三個字母C(也是希臘文的第五個字母)中間加兩橫組成的。這一符號的雛形來自眾所周知的字母,故容易識別,中間的兩條橫線能讓人聯想到美元和日元等貨幣符號上的兩條線。這些都基本符合歐盟對歐元標志提出的要求:象徵歐洲、易於辨認和易於手寫,此外還要加上有美感。

歐盟最終選中的這一歐元符號的設計者,是盧森堡官方出版署的原首席書畫家阿圖爾·艾森門格爾。帶有金色星環的藍色歐盟旗就出自他的手筆。早在1974年年底,他受命繪制與歐洲有關的圖案,其中包括歐洲單一貨幣標志符號的設計方案。直到1997年,艾森門格爾在電視上看到,歐盟委員會主席桑特向公眾展示的歐洲單一貨幣新符號,竟然是自己20年前的作品,便感到驚喜萬分。

美學專家在肯定歐元符號的同時,也指出它存在的缺陷,即兩條橫線的排列方式使人的眼睛看起來不舒服,這一符號也不太容易適應數千種印刷字體。

盡管歐盟滿意地認為,這一符號的外形以希臘字母ε為藍本,而希臘是歐洲文化的發祥地,因此它象徵著歐洲文化的搖籃和歐洲文字的第一批字母,平行的雙橫線代表歐元的穩定。但艾森門格爾在1974年設計這一標志符號時,根本沒有考慮到將來歐元的穩定性。

今天歐元對人民幣的匯率的基準價是100歐=905.35元

『柒』 匯率寫法是國家在前還是錢在前

匯率,又稱匯價,指一國貨幣以另一國貨幣表示的價格,或者說是兩國貨幣間的比價.
外匯市場上,匯率是以五位數字來顯示的,如:
歐元EUR 0.9705
日元JPY 119.95
英鎊GBP 1.5237
瑞郎CHF 1.5003
匯率的最小變化單位為一點,即最後一位數的一個數字變化,如:
歐元EUR 0.0001
日元JPY 0.01
英鎊GBP 0.0001
瑞郎CHF 0.0001
按國際慣例,通常用三個英文字母來表示貨幣的名稱,以上中文名稱後的英文即為該貨幣的英文代碼.
匯率的標價方式分為兩種: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1)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為直接標價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兌119.05日元.
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
(2)間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對比變化而變動.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比前期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
外匯市場上的報價一般為雙向報價,即由報價方同時報出自己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由客戶自行決定買賣方向.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越小,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成本越小.銀行間交易的報價點差正常為2-3點,銀行(或交易商)向客戶的報價點差依各家情況差別較大,目前國外保證金交易的報價點差基本在3-5點,香港在6-8點,國內銀行實盤交易在10-40點不等.

『捌』 匯率的【率】字用搜狗怎麼打出來

你好!
率:lv
在拼音中,有「於」這個韻母,但在英文字母中是沒有的,所以用「v」代替。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玖』 外匯匯率如何表示

外匯匯率有兩種標價方法:

1、直接標價法(Direct

Quotation)(參考「應付標價法」)又稱價格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1,100,1000等)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摺合多少單位的該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法。

2、間接標價法(IndirectQuotation)(參考「應收標價法」)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該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9)名義匯率字母擴展閱讀:

影響匯率波動的最基本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國際收支及外匯儲備。

所謂國際收支就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收入總額與付給其它國家的貨幣支出總額的對比。如果貨幣收入總額大於支出總額,便會出現國際收支順差,反之,則是國際收支逆差。國際收支狀況對一國匯率的變動能產生直接的影響。

發生國際收支順差,會使該國貨幣對外匯率上升,反之,該國貨幣匯率下跌; 這是影響匯率的最直接的一個因素。關於國際收支對匯率的作用早在19世紀60年代,英國人葛遜就作出了詳細的闡述,之後,資產組合說也有所提及。

所謂國際收支,簡單的說,就是商品、勞務的進出口以及資本的輸入和輸出。國際收支中如果出口大於進口,資金流入,意味著國際市場對該國貨幣的需求增加,則本幣會上升。反之,若進口大於出口,資金流出,則國際市場對該國貨幣的需求下降,本幣會貶值。

第二,利率。

利率作為一國借貸狀況的基本反映,對匯率波動起決定性作用。利率水平直接對國際間的資本流動產生影響,高利率國家發生資本流入,低利率國家則發生資本外流,資本流動會造成外匯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從而對外匯匯率的波動產生影響。一般而言,一國利率提高,將導致該國貨幣升值,反之,該國貨幣貶值;

利率水平的差異,所有貨幣學派的理論對利率在匯率波動中的作用都有論及。但是闡述的最為明確的是70年代後興起的利率評價說。

該理論從中短期的角度很好的解釋了匯率的變動。利率對匯率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對套利資本流動的影響來實現的。溫和的通貨膨脹下,較高利率會吸引外國資金的流入,同時抑制國內需求,進口減少,使得本幣升高。但在嚴重通貨膨脹下,利率就與匯率成負相關的關系。

第三,通貨膨脹。

一般而言,通貨膨脹會導致該國貨幣匯率下跌,通貨膨脹的緩解會使匯率上浮。通貨膨脹影吶本幣的價值和購買力,會引發出口商品競爭力減弱、進口商品增加,還會引發對外匯市場產生心理影響,削弱本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信用地位。這三方面的影響都會導致本幣貶值;

物價水平和通貨膨脹水平的差異,在紙幣制度下,匯率從根本上來說是由貨幣所代表的實際價值所決定的。按照購買力評價說,貨幣購買力的比價即貨幣匯率。如果一國的物價水平高,通貨膨脹率高,說明本幣的購買力下降,會促使本幣貶值。反之,就趨於升值。

『拾』 各國與中國的匯率是多少各國對錢的簡稱或符號\字母怎麼表示例如人民幣用¥表示或RMB

今天最新的匯率:1美元=6.8529元人民幣 1英鎊=12.746元人民幣 1歐元=10.124元人民幣 1加元=6.4369元人民幣 1澳元=5.9647元人民幣 1瑞郎=6.241元人民幣 1元人民幣=1.1398港幣 1元人民幣=4.58台幣 1元人民幣=153.15元韓元 1元人民幣=16.03日元 1元人民幣=4.98泰幣